首页 / 历史军事 / 杨门少年 / 章节正文阅读

第166章 军议(1 / 2)

作品:《杨门少年

府州的折御勋在看到婉儿手写的情报时,忍不住想起了杨崇婧成婚那晚发生的事,他本以为那晚来的女人是婉儿,可去找婉儿求证时,婉儿却又完全否认了。一个女孩子并不肯承认这种事儿,折御勋就算是心中有再多的怀疑,也不能妄下定论、也不能做任何事情,他只得将这件事暂时抛诸脑后,毕竟眼下的特殊时期还有很多工作有待解决。

在汉国开始大规模军事行动后,各地都起了连锁反应,无论是代州,还是麟州、府州都有了相应的动作,但周国本身却似乎还没有把此事当回事,完全没有反应。

张元徽与辽国派出的援军,武定节度使杨衮汇合后,张元徽看到杨衮带来的人马,眉头皱了皱。

这些人马明显没有十万,最多不过五六万。其中骑兵更是只有一万,剩下的人马都是步兵,辽国的步兵战力,张元徽实在是不抱期待,估计也就能摇旗呐喊助个威。

不过在与杨衮商议军情时,却让张元徽有些惊讶,这个杨衮对于周国的军情非常了解,提供了很多己方不确定的情报,这让张元徽稍微安了些心。

马上就是第一战,是骡子是马拉出来看看就知道了。

当张元徽率领先锋营进入潞州时,一直没有军兵阻拦,张元徽不敢大意,为防万一,依然稳步前进。

这天,他们距离潞州城只有两日脚程时,探马来报。

“报告将军,前方五十里发现一支周国骑兵。”

张元徽精神一振,之前一路谨慎,让士兵的士气都下降了不少,周军终于出现,无论如何总比一直提心吊胆强。

张元徽连忙问斥候:“这支骑兵有多少人?后续可还有人马?”

“回禀将军,这支骑兵最多不会超过三千人,目测两千余人。”

张元徽听了眉头皱起,两千余人的骑兵,面对自己这近十万人马,就是蚍蜉撼树,难道有什么阴谋?

一旁的杨衮开口了:“张将军,无论这两千人是不是鱼饵,背后是否有陷阱,如果我们动作够快,迅速将他们歼灭,那这些就都不重要了,骑兵相距五十里,与脸贴脸无疑,我愿请战歼灭这支周军骑兵。”

张元徽觉得杨衮说的有理,而且出击的是辽国,军队,自己做好接应准备以防万一即可,毕竟这是灭国之战,一时的军功没什么可争得,便答应了杨衮的请求。

杨衮领兵出征仅过了一个时辰,斥候便赶来汇报:“报告将军,杨衮将军于太平驿歼灭周军两千骑兵,如今已经顺势南下,进攻潞州,特派我来向您报告。”

张元徽听了大惊,一方面惊讶于辽国骑兵的战斗力,另一方面又担心杨衮太过冒进吃亏,汉军中骑兵不多,主力骑兵还需要辽国的帮助,这一万骑兵不容有失。想到这,张元徽命令部队迅速拔营前进,幸好之前就在做随时进击的准备,拔营很快就完成了,第二天一早,张元徽在潞州城外见到了正围困潞州的辽国骑兵,发现他们没有太多损伤,才松了一口气。

杨衮看到张元徽到了,淡淡地说道:“张将军,如今潞州城被围,据我抓到的俘虏称,潞州城守军不多,不少人已经南奔泽州,我们完全可以一鼓而下。以潞州为根据地,再徐徐南下。”

杨衮的这个建议也是张元徽的想法,大部队稍作休整,就开始了攻城。

但出乎两人意料,潞州城比想象中的难打的多,一天的攻城,损兵折将,却连城头都没登上去。不得已,第一天的攻城战草草收场。

当天,张元徽就将前方的情报快马加鞭的送往后方,刘崇收到情报后,将所有的将领都喊到了中军大帐,刘继业也在其中。

刘崇看所有将领都到齐了,将信件给众将传阅,看大家都基本看过信件了,才开口说道:“先锋营的问题大家也看到了,有什么想法,可以说说。”

所有人都面面相觑,没有人先开口,刘崇皱了皱眉头,看向身旁的刘坤。此次出征为了保护刘崇的安全,刘坤一同随军出征了,他也是后军的副指挥,地位仅在刘崇之下。

刘坤看到了刘崇的颜色,赶紧咳嗽一声,很快就有一员裨将站出来说:“陛下,末将看来,潞州城不过仗着城高地利,加上先锋营连夜赶路,军力疲惫,才导致攻城不下。只需给张将军些时间,潞州城定能一鼓而下。”

刘崇听到需要时间就有些不满,刘崇并不傻,这次他南征,而且还是倾汉国举国之力南征,就是看到此时的周国,新君初立,尚不能服众,是周国最弱小的时候。如果不能一路势如破竹一鼓而下,让柴荣那个小子稳定了局势,汉国根本就没有机会。

看到刘崇还是皱着眉头,禁卫右军指挥使马翼站了出来:“陛下,末将有个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