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杨门少年 / 章节正文阅读

第85章 朝堂之辩(1 / 2)

作品:《杨门少年

一天下来,杨崇贵已经对太原城了如指掌。李泽虽然说话有几分夸张,但他对太原城当真是了解,而李泽也对杨崇贵颇有些好感,本来听说此人是个武将,还以为会是个莽夫,没想到杨崇贵出手大方、待自己也颇为和善。天色渐黑,杨崇贵想着明日还要觐见皇上,决定打道回府。

李泽将杨崇贵送回驿馆,临走前,李泽对杨崇贵说:“杨爷,看得出您是要飞黄腾达的人,或许看不上我这种小人物。但是,今后但凡有有用得上我的地方,您只管来东城山河馆找我!我没什么做大事的本事,但若在太原城遇到了什么偷鸡摸狗的小事,我都能办妥!”

李泽说这话,是看着杨崇贵是个好结交的主儿,而今天下动荡,武将必定前途无量。杨崇贵也当自己多了个朋友,笑着应下了李泽的这番说辞。

而后,两人告辞,杨崇贵回屋休息了,只等明日觐见,才能知道自己与麟州城往后的气数。

这一夜,杨崇贵几乎没怎么合眼,早朝的时间原本就早,他赶早收拾,又想了些刘崇可能会说的事情,提前预备的应对之策。此刻天色虽然还没亮,但瞧着时间已经是要去上早朝的时候了,杨崇贵收拾停当,早早到了晋阳宫前等待传唤。

他本以为自己是最早来的,没想到到的时候,已经有一个中年人在宫前广场那里来回踱步,那人穿着官服,天色昏暗看不清模样,只能看出脸色微白,三缕长须让他看起来一脸书生气。

那人似乎正思考着什么,听到脚步声,有些惊奇,抬头看到是一张陌生的面孔,瞬间想起昨天讨论时提到的人。

“在下杨崇贵,”杨崇贵先介绍道。

“我知道,”对方点点头,果然和自己猜测的一样,随即向杨崇贵拱手道:“郑珙,添为中书侍郎。”

杨崇贵听了赶紧拱手还礼:“原来是郑大人,不知郑大人如何知道在下这种无名小卒。”

“你可不是无名小卒,你的名字太原城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当初单枪匹马救回皇上,之后又以一己之力消解河外内斗,皇上可是对你期望极高,私下里曾经给我说,说你杨崇贵是如今大汉难得一见的帅才。大汉枢密使未来除你之外再无他人可当。有这等称赞加身,无名小卒可就有些过谦了。”

杨崇贵听了郑珙的话,有些汗颜:“在下愧不敢当,我既没有带兵经验,更没有实战经验,实在当不起皇上如此称赞。”杨崇贵从郑珙的话语里听出此人是刘崇信任之人,皇上能与他私下评价朝臣,这只怕不是一般的心腹。因此,杨崇贵相信郑珙所言,并非场面话,刘崇邀自己来太原只怕也不是客气那么简单,杨崇贵不由地惶恐了起来。

郑珙拍了拍杨崇贵的肩:“当不当得起,皇上说了不算,你说了也不算。”

杨崇贵看着郑珙,似乎对这话还不太明白。

“文臣功过,留于后人评;武将能耐,沙场见分晓。”

郑珙说罢,杨崇贵连连点头,他再看着郑珙真诚的眼神,欲言又止。此番来太原,他并没有想为这个朝廷鞠躬尽瘁,可眼下知道了刘崇对自己的厚爱和郑珙对自己的期待,杨崇贵不由地感到了压力。

两人说话之间,已经陆陆续续有其他官员到来,两人的对话被即将开始的早朝打断了。

官员们好奇地打量着杨崇贵,消息灵通的都知道杨崇贵昨日进京,刘崇今日召见,便猜到此人就是杨崇贵,一个个好奇地朝他张望。

杨崇贵向郑珙行个礼,退到一边。很快就有人上前与郑珙寒暄,余光瞥着正要离开的杨崇贵。

不多时一个武将打扮的人来到宫门前,看到杨崇贵,眼睛一亮,走上前,猛的就要拍杨崇贵的肩膀。杨崇贵下意识地想躲开对方,没想那人眉头一皱,手腕一抖,手还是拍到了杨崇贵的肩膀上,而且因为杨崇贵的闪躲,那武将还加重了几成力道。

杨崇贵脸色顿时一变,这人好大的手劲!那人嗓门也不小,大嚷着问杨崇贵:“你小子躲什么,还能拍死你不成。”

一旁的郑珙又走了过来,拉过杨崇贵对那武将说:“张指挥使这样走过来,知道的知道你是打招呼,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要打架呢!再把人拍出个好歹来”

那武将正是刘崇爱将马步军都指挥使张元徽。

杨崇贵正要说些什么圆场,张元徽根本没给他开口的机会,自己说道:“皇上招他来是让他担重任了,保卫指挥使可是整个太原城的安危都交他手里了,我这几分力的巴掌都受不住,那还是趁早回河外待着吧。”

杨崇贵听了张元徽的话,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他才刚到太原城,都还没来得及得罪人呢,就有人在给他递话了。杨崇贵没有理会张元徽,同郑珙说:“郑大人不必担心,张指挥使大概是早晨没来得及吃饭,倒也不妨事。”

杨崇贵试着忍了一下,结果还是在言语上反击了张元徽。

张元徽听了不但不生气,反倒是哈哈一笑,又是两巴掌拍下来:“可以啊小子,我喜欢你这性格,我叫张元徽,以后有谁欺负你,尽管跟我说!我帮你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