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难道,风向真的变了?(1 / 2)

作品:《大宋教书匠

一时之间,赵佶多大宋文武的评价再次发生了变化。

老一辈的家伙都说,文官更加靠谱,甚至宁可相信阉人,也不要轻易相信武将。

回过头来一想,对自己说这些话的人,其实都是文官,他们当然要说对自己有利的话,最好将别人攻击一番。

可这是为什么,他真没有多想过。

知道后来的钟粟,开始有意无意的帮他改变看法,文官武将的界限开始被慢慢打破,保守和改革两派的分野也开始变得模糊起来。

坚定的改革派和保守派永远都是存在的,而且这些人就算把刀架在脖子里,恐怕照样不会改变初衷。

不过这些人显然是极少数,赵佶不是没有听到这些人的呼声,但因为钟粟的影响,他一开始还要用朱笔写几个字,现在他都懒得管了。

爱议论就尽管议论吧,大宋不杀言官的原则不会随便突破,但不理睬言官总是没问题吧,应该不算违反祖宗成法。

此时赵佶提出要将三千匹战马全给种师道使用,曾布还是有些不适应,在他看来,这样做对种师道似乎有些圣眷过隆,即便是当今枢密使章楶,以文官出身征战西夏,也没有受到如此礼遇。

难道,风向真的变了?

曾布突然觉得,自己好像有些后知后觉,因为看章楶自己的表情,也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事实上,章楶还真没有产生嫉妒的意思,虽然他是文官出身,但多年的边地战斗生涯,已经改变了他的文人气质和脑回路。

在他看来,对于种师道这样能打仗的将军,朝廷应当礼遇有加。

不就几千匹战马嘛,是挺难得的一批财富。

战马这东西,一旦全部回到汴京,就会失去用武之地,可如果留在边地,那足以组建一支小规模的精锐骑兵。

种师道这次取得胜利,或许也有运气的因素,但个人的军事素质还是不容置疑的,有了这三千匹战马,必定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满朝文武这次的想法出奇得一致,在曾布问了一句之后,再也没有人说出什么。

当然,大宋皇帝嘉奖,往往还喜欢直接给大臣赏钱,虽然有些俗气,但大家都习惯了这样,倒是不觉得有什么。

其实,按照大宋一贯的做法,对武将往往不会太放心,每每派出一名监军,往往就是对带兵的将军多方监察。

洪十八就是起这个作用的,但显然已经弱化了很多。

种师道对朝廷有一份捷报,同时还有洪十八的一份,只有两份进行一番对比,才能下定论。

但这次从赵佶的态度就能看出来,他显然没有过于在意洪十八的奏报,这一点也让钟粟很是欣慰。

能做到这些,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对于大宋的皇帝来说,真的很难得。

垂拱殿朝议结束后,钟粟又随着赵佶来到了延福宫。

钟粟这次还没等赵佶坐定,便已经扑通一下倒在了大沙发上。

“老钟,你小子看人极准啊,种将军果真是个人物,这才出动了两万多人,便已经把西夏给耍得团团转,总算痛快了一次。”

“老赵,值得这么高兴吗,才宰了几千头猪而已,等哪一天收回了幽云十六州,你还不把嘴笑歪了?”

钟粟真的有些无奈,这些大宋皇帝都不知道怎么想的,手握世界第一的经济体,却一直被蛮夷按在地上摩擦,都是些什么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