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传说中的传说(1 / 2)

作品:《大宋教书匠

兰州府。

种师道站在一片绿油油的马铃薯地边,眼睛里透出阵阵的喜悦。

他太了解大宋了,他更懂得大宋的战争,粮草不济往往会让一场势均力敌的战役形势急转直下。

所以,在很多的时候,军中的粮草情况往往是一个秘密。

三国演义中曹操隐瞒粮草杀死粮官的做法,虽然看起来有些残忍,但如果这样做真有作用,没有人会比曹操做的更好。

军士的命既是用来爱惜的,也是用来珍惜的。

如果一场战斗需要一部分人献出生命来掩护,只要活下的人比死去的人多,那都是值得的。

其他的因素,或许会随着战机的变化不断变化,但粮草这个因素,从来都是一个永远绕不开的东西。

就像外族入侵大宋,大宋其实如果不想打,只需坚壁清野坚守城池,地方的粮草消耗的差不多了,自然会撤出战斗。

所以有时候说起来,如果只是防守,大宋其实也很轻松的。

可惜的是,大宋把幽云十六州给弄丢了。

北方的屏障已经没了,如此一来,大宋的防守如果稍稍出现纰漏,北方的蛮夷之军便能长驱直入直捣汴京。

最让人郁闷的是,汴京居然也没有什么屏障,而且地势相对平坦,除了守城作战会有一些优势之外,进行野战除非用数倍的兵力进行压制,否则毫无胜算。

武器研发的事情,钟粟对种师道也说过一些,种师道显然不是太在意。

大宋那种时候,谁也不会想到,会有专门用来压制骑兵的武器存在,就算有也只是少数试验品,做到量产还是很难的。

八牛弩之类的武器虽然厉害,但大型的八牛弩一般都是用于守城,一旦要机动作战,只能小型化,威力自然会大打折扣。

这些事情,种师道不止一次地想过,但想的结果就是无解。

说来说去,这些其实是枢密院该考虑的事情。

他们考虑清楚了,才可以让军器监反复试验,然后大规模列装。

大宋说有钱也有钱,但说穷也很穷。

至少,在目前的条件下,种师道不觉得能够迅速在武器上有太大的突破。

如此一来,这个问题只能交给时间来解决,人为干预太难了。

而钟粟的高产作物,却让他可看到了一线希望。

甘薯、马铃薯、玉米,他都仔细品味了一番,味道不错。

尤其是马铃薯,完全可以直接充做主粮。

而且这东西最大的好处,竟然是适合兰州这种干旱的地方生长。

虽然眼前看到的仅仅是一地的绿叶,但种师道已经信心十足,原因在于他亲口吃过马铃薯。

“种都监,此物真能高产,要大面积种植?”

白参军已经不是第一次问这个问题了,一旁默默出神的王知州同样有一些疑问。

王知州在种师道决意种植高产作物之时,便已经托人打听了一番。

打听的结果是,这几种高产作物在汴京的种植的确很成功,高产也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