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九百七十六章 大宋无间道(1 / 2)

作品:《大宋教书匠

延福宫密议结束,曾布章惇默默离开。

两人出了延福宫后一眼不发,直到来到东华门附近。

“要不找地方喝壶茶。”

曾布提议道。

两人虽然同为一殿之臣,但毕竟身居高位,私下里几乎零交流。

或许别人会觉得奇怪,但对于到了他们这一步的人,完全属于常态。

这里至少有两个原因,一是宰辅级别的人物之间,往往存在激烈的竞争,而且还是秘密进行的那种。

毕竟到了这个地步,大家都不容易,而且时时处于高危状态,要想活得长官当得久,最好保持一些神秘感。

如此一来,大家互相达成了一种默契,只在合理范围内竞争,谁都不贸然打破游戏规则,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相安无事各行其是。

当然,很少的一种情况就是,某些权相一家独大,几乎操纵朝廷,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过,这样的极端情况并不多,比如说蔡京就做到了这一步,但这已经是亡国的前兆,就算不亡国,那也可能就此国运不济、内忧外患。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两人或者三人都位高权重,这样的人一旦有了毕竟亲密的接触,当今陛下会怎么想?

皇帝不希望下面的大臣斗来斗去,搞得政策实施朝令暮改,但同样也不希望一片和气,那自己就地位就尴尬了。

所以,朝廷重臣或许有私交,但这种私交往往都是很隐秘的,无论如何不会随意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但更多的时候,他们会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这种状态让一国之君不觉得过于冷漠,也不觉得过于热络。

如此一来,一国之君才会放心自己的大臣。

就像眼前曾布和章惇要私下交流,那也得不便在任何一人的家中进行。

听到曾布的提议,章惇一愣,随即了然,便点了点头。

这样的交流一时之间让他都不太习惯。

“城东僻静,你我一人向北一人向南,然后绕至东水门附近碰面如何?”

曾布再次提议。

章惇心里暗暗来了一个老狐狸的五星差评,但不得不说,这么做的确是最为妥当的,他就没想这么多。

“甚好,那就如此吧。”

两人不再多说,上了各自的暖轿。

……

延福宫中,钟粟再次被单独留下。

此时的赵佶有些踌躇满志,之前没有得到曾布和章惇的支持,他担心这些人一旦联合了朝中的一些人竭力反对,此事恐怕就要黄了。

当然他意外的是,曾布和章惇居然没有什么激烈的表示,甚至只是问了问便表示支持,这样的结果让他意外,也让他顿时兴奋起来。

这样一来,对钟粟这位“好兄弟”,他表示了强烈的佩服。

“老钟,他们居然没有反对,这太让人意外了。”

赵佶的声音里,满是压抑不住的激动。

可钟粟却不这么想,这种事复杂着呢,他们俩不反对,不代表后面的实施过程会一帆风顺。

满朝之中,虽然曾布和章惇可以力压大多数,但却不代表一定没有意外。

只是,这只能在心里想想,至少没有必要立刻说出来。

“是啊,官家手握乾坤,股掌天下,本来就是英明之举,何人会不识抬举自取其辱?”

钟粟觉得心里稍稍有点乱,他总觉得,事情不会如此顺利,对于赵佶的狂喜,他连忙应付了一句。

“老钟,不对啊,我怎么觉得你这话带着敷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