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九百二十一章 周鼎昌的想法(1 / 3)

作品:《大宋教书匠

周鼎昌之所以答应得痛快,自然是因为他太了解钟粟了。

就算拒绝,钟粟总有一百种说服他的办法,就算不能说服,他必定不会放弃。

总之,只要不是太过分的要求,除了答应,别无选择。

事实上,他也很清楚,汴京大学的发展势头太猛了。

这一年多来,其实国子监太学也在一直跟着沾光。

太学的式微别说是他了,就算当今陛下,也没有办法逆转。

五大书院已经在大宋读书人的心目中树立了标杆,太学的辉煌已经成为了过去时。

起初的汴京大学还真不怎么样,但崛起的速度实在是太惊人。

现在两院的学子互相交流,太学居然也重新掀起了一股股热浪。

周鼎昌觉得,或许这样下去,太学还真能够重新有所作为。

说回到曾经的辉煌,他觉得太难,但起码不至于就此沉沦。

有这一点就够了,他也完全可以向朝廷有所交代。

至于那点钱,周鼎昌其实也就是说说,如果钟粟不答应,他也无话可说。

毕竟国子监有朝廷的支持,还不至于乞讨。

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钟粟也答应得非常果断。

但这么一比较,国子监的确有点弱了,穷得响叮当响和富得流油出现了鲜明的对比,扎心啊,扎大动脉。

其实在钟粟到来的时候,周鼎昌已经有了思想准备。

钟粟想要办的事情,虽说是征得他的同意,其实他也只能同意。

从过往的种种来看,他明白一个道理,钟粟在做出一个决定的时候,往往早就想好了一切。

如果是来找他,必定已经想好了一百种说服他的理由。

就算他不顾一切拒绝钟粟,钟粟也一定会想到更多的办法。

所以,他知道,钟粟只要来找他,既然非答应不可,还不如谈谈条件,或许可以争取到一些利益。

从内心的真实想法来看,虽然钟粟一再的麻烦他,麻烦国子监,模范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