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九百一十五章 赐名种师道(1 / 2)

作品:《大宋教书匠

种师道是何人,在场的大臣居然都没听说过。

看到大家面面相觑的样子,钟粟淡淡一笑,介绍道:“种师道原名种建中,因官家颁布‘建中靖国’年号,现在其实改名种无极,但下臣听说,曾有一仙长游方之时,劝其更名种师道。

下臣也曾从师尊出学得一星半点,师道之名,暗合将星之术。

当然,这些东西都做不得准数,全当笑话而已,不过其人还是可用的。”

钟粟突然推举种师道去建设生产建设兵团,让好多人意外。

毕竟在这个时候,种师道的名号并不响亮。

就连赵佶,都对种师道不是那么熟悉,也就只是有所听闻,并为见过其人。

看到赵佶有些茫然的眼神,曾布连忙上前补充说明了一番。

“官家,钟侯说得没错,这种无极的确原名种建中,虽然仅仅知怀德军,但也算治军有方,颇有战功,而且他是我大宋名将种世衡之孙。”

赵佶一听,点了点头。

还是典型的将门出身,可他不明白的是,钟粟为什么要推荐这么一个并不是太知名的将领来办建设生产建设兵团这种大事。

但有一点却引起了他的注意,就是所谓的仙长要求更名的问题。

道君皇帝的称谓可不是白叫的,虽然赵佶现在还没有明目张胆地大搞道家那一套,但在当端王的时候,就已经好上了这一口。

他这时候也想起了钟粟曾经推荐的张叔夜、宗泽等人,当初也不是那么耀眼,但从目前的情况开了,这些人的确有过人之处。

此前他还接到奏报,说军校现在已经有七千虎贲之师,各个以作为天子之兵无比骄傲。

虽然这只兵马至今还没任何战机,但都是千里挑一的百战之兵,根本不存在战斗力弱的说法,只是钟粟想让这只部队成为一支飞军铁军,才会继续训练。

在他看来,或许钟粟真有过人之处,善于推荐将帅之才。

可最主要的理由呢,到底是种无极治军严谨,还是的确有仙长让更名一说?

“钟侯,为国举才不是儿戏,种无极是颇有战功,但你为何一定认为他能胜任这生产建设兵团建设之事?”

钟粟一看,说话的人是吏部尚书何执中。

吏部主管官吏考核,他这么说,自然有他的考虑。

其实,他的问题同样也是赵佶的想法,就算是仙长有过指引,但毫无根据地指派大臣,这是大忌,赵佶现在还没到昏庸的时候。

“种无极乃将门之后,颇受教导,加之战阵经验丰富。

据下臣所知,种无极还在写一部兵书,对西北战事的情况有详陈。

只是此书尚未完成,如此之人,其能其忠都是上上。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而且此人年且五十,老当益壮,望官家知人善用。”

钟粟说完,静立一旁。

“此人原来还有着述?”

“正是。”

赵佶很是吃惊,武将中喜欢读书着述的人不是没有,但比例并不高。

而且种无极有志于此,显然是想把自己的战阵经历总结出来,然后造福于大宋。

这样的人,自然是忠心可表。

大宋一直以来最喜欢防备武将,如果忠心不存在问题,又有能力,自然可以用。

除了这些,种无极身处将门,祖上几代都效忠于大宋,这样的家族,谋反的可能性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