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八百六十八章 奖励三万贯(1 / 3)

作品:《大宋教书匠

汴京大学要吸收小学学生的消息迅速通过《汴京头条》传播出去。

钟粟这样做,可不是为了推行九年义务教育。

大宋的人口很可能已经达到一亿,想要在古代社会这样的条件下推广义务教育,只能说是一种幻想。

他现在能做的,只能是在汴京向将蒙馆的教育提高一下。

其实在大宋更多的穷乡僻壤,开蒙教育也仅仅限于少数孩子。

王元道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他要为汴京大学小学招录六七个先生。

在国子监的一大堆资料中,王元道开始翻阅各处蒙馆先生的资料。

其实,这些只是有记录的,更多的蒙馆先生只是在家中自行开展教学,根本没有统计资料。

好在过完冬季后小学才会正式开始,时间还很长,王元道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这些事情。

钟粟则沉浸在了最初来到王庙村的情景中。

当时和现在相比,真的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

自己稀里糊涂直接就穿越成了丐帮一员,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

自己在后世并没有太过硬的本领,好在读过不少书,而且读得很杂。

这样至少对大宋的历史了解还不少,正因为这样,才会混入王庙村的蒙馆。

现在有要在汴京大学办蒙馆了,实在是一种奇怪的感觉。

看着大家来来往往,按照制定好的方案开始准备工作,他觉得有一种强烈的满足感。

李清照因为自己的提议被钟粟采纳,所以一直冲在最前面。

她甚至从家中带来了两个丫鬟,也在帮忙做事。

汴京大学房间不少,事实上也用不了几间。

李清照这个大家闺秀毫不犹豫地又是布置房子,又是准备学习用的三百千这些教材。

贺松风已经开考虑,照着这样发展下去,汴京大学就会变得越来越热闹。

虽然不至于拥挤,但地盘大一些终归是好事。

靠西的地方是山林和杂草地,如果要扩展地方,只能从这里发展。

但他一想,这恐怕又是一笔巨大的之初,就觉得有些不自在,在钟粟面前张嘴都是个问题。

就在贺松风万般踌躇的时候,钟粟却接到了一纸诏令。

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朝廷居然意外让户部拨款三万贯奖励资金,用于汴京大学的的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