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八百四十章 密旨(1 / 2)

作品:《大宋教书匠

一纸调令从汴京迅速抵达了莱州掖县,说是迅速,事实上用了十天才到达。

不过相对一般的商旅之类,这个速度已经算很快了。

宗泽接到调令的时候显得莫名其妙,原因在于调令中只说是卸任知县,对去向问题一字未提。

四十岁的宗泽在岁月的磨砺之下已经没有了多少锐气,但对大宋的忠诚却依然坚如磐石。

其实在还没看到调令内容的一刻,他已经在猜测,掖县在自己的努力下已经颇有起色,可以说到了摘果子的时候。

这时候再调派自己去另外一个县,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可调令中偏偏什么都没说,就说让自己回京,赵佶要召见他。

他想起来了,新帝登基之后,他还没见过一面,难道说印证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吗?

会不会是自己时来运转,这次官家一召见,然后给他一个通判之类的干干。

似乎有这样的可能,这多少年中,也算是宵衣旰食,看来自己一直坚持是对的,终于通过考验了。

但转念一想,自己可以干了四县知县了,朝廷怎么才留意到自己?

宗泽猜测了一番,始终觉得不得要领。

这些年远离朝廷,谁知道都发生了多大的事情。

皇帝赵佶地方官员,有时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也许这次召见的有好多人,并没有什么稀奇的。

他可是听别人说过,皇帝的这种召见,有时候也是很随意的。

明明都说得好好的,乌泱泱一批官员从各地来到汴京,然后等候召见,却等来内侍的一句话,然后大家再回去,这样的事情也不奇怪。

有些倒是见到了皇帝,但根本没有机会说一句话,然后就回去了。

想起这些,宗泽突然觉得自己刚才有些膨胀了。

自己可是没有任何根基,而且现在就是一个小小的知县,多少年了连个通判都当不上,远远达不到在朝廷挂名的地步,怎么可能会被皇帝青睐呢?

当然,就算是一次很儿戏的召见,一旦诏令到了,宗泽还是得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汴京。

稍稍收拾了一下东西,他让家人先等消息,自己独自一人骑了一头黑骡子直奔汴京。

现在正是秋凉的时候,赶路不冷不热。

宗泽白天赶路,晚上投诉驿馆,本来半个月才能赶到的路程,只用来十二天功夫。

到了汴京,他没有贸然探亲访友,而是直接投诉到了驿馆中,顺带报上了自己的情况。

驿丞听他说是要当今陛下召见,虽然看宗泽的样子有些寒酸,但也不敢掉以轻心,很快便将宗泽来京的消息上报。

钟粟听说之后,连忙又去催促赵佶。

在汴京耽搁了一天时间,到了第三天的早上,宗泽在一个内侍的引导下来到了垂拱殿。

这敲是一次朝议,宗泽被安排在了最末尾。

压根儿就没经历过朝议的宗泽倒是充满了好奇,仔仔细细将这次朝议听了个便。

这次朝议本来没多少事情,除了各地报上来的一些河工、赈灾之类的事情,最大的就是军校的耗费用度之类的情况,自然是户部的人为主,向赵佶进行了一番汇报。

倒是有些人提出说军校耗费有些大,但被曾布和章惇联合压下了。

钟粟在一旁装聋作哑,他当然知道,名义上建的仅仅是一所军校,实际上还有个秘密建设的火器监,用度多一些当然很正常。

曾布章惇不想多讨论,赵佶也打哈哈,这事情就算是过了。

宗泽初次听书这些事情,他也吃不准什么,自然只能听听了事。

朝议即将结束的时候,洪六才小声地对赵佶提醒了一下,说宗泽也在殿上,赵佶才想起还有这么一件小事。

洪六高声唱名,宗泽微微一愣,立刻走出行了三拜九叩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