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清照作出决定(1 / 3)

作品:《大宋教书匠

一行人在闻道台停留了一炷香的时间,然后来到了汴京大学学术报告厅。

这里又是另一番气象,闻道台一般针对大型学术交流和报告,适合面对全体书院学子,至少也是一个或者两个学院学子这种大规模的活动。

而学术报告厅显然逼格更高,紧紧限于精英级别的交流。

不过由于这种精英级别的交流开展的频率太低,所以汴京大学的学子们,始终觉得闻道台才是汴京大学的代表。

这次在学术报告厅不是听学术报告的,而是让李清照了解汴京大学的办学目标、十年规划之类的。

当然,钟粟无论如何是不会将支援大宋收回幽云十六州之类的内容写在里面的。

大宋如果不能真正强健起来,说了也没用,反而会被耻笑。

倒是那些“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书院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复合型人才”之类的提法,让李清照觉得这所汴京大学,和她了解的所有书院都有很大的不同。

同为为国育才,但一般书院培养的只是读书人,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取科举,为了当官。

可汴京大学不是不培养读书人,而是将读书人和做其他事情的人放在的同等重要的位置。

虽然这样的理念李清照有些难以认同,但的确非常新颖。

李清照再次体会到了汴京大学中心的闻道台所包含的意义,钟粟尊重先贤,但显然又在先贤的基础上做了更多的事情。

在各大学院的参观,虽然只是走马观花,但她却感觉到,如果能够停留更多的时间,也许会了解到更多有趣的东西。

“钟——山长,我有一个疑问,如果我来汴京大学文学院,可不可以去其他学院。

我的意思是,去和其他学院的先生讨教。”

李清照觉得,汴京大学有着太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实在太值得去探寻。

她向钟粟这么一问,李格非不可察觉地摇了摇头,又轻轻地叹了口气,钟粟假装没看见。

可见李清照这个父亲已经看出了女儿的想法,他虽然重视礼法,但还不至于到无法通融的地步。

“汴京大学,不管是学子还是先生,名义上隶属于某学院,但对大家的自由不做限制。

也就是说,文学院的先生,如果对医学院的学习内容有兴趣,在完成了本院的任务后,自然可以去医学院学习。

当然,对于学生,这个会有所限制,必须足够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