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八百零六章 太学的地位(1 / 3)

作品:《大宋教书匠

五天的时间,办成一场当今天子赵佶主持的诗会。

即使程序再怎么简化,即使没有多少特别的要求,也是极具挑战性的。

李格非体现出了一个礼部员外郎应有的实力,他不但完成了赵佶的构想,甚至还照顾到了钟粟以后要建设固定场所的要求。

一片不算很大的场地上,迅速搭建起了一片建筑群落。

为了达到将野趣尽收眼底的效果,将作监的人也被调集来参与了设计。

一座类似擂台的地方,坐北向南,避开了北风,同时汴京学田的景象尽收眼底。

高台的周围,则是一座座粗布等物搭建起来的临时建筑。

不过周围又被各种锦帛和丝带之类进行了一番装点,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是临时搭建的。

到了第四天的时候,所有搭建工作全部完成。

除了最显眼的观景台,还有一处规模壮观的建筑物,它由几十个木架子组成。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用来展示作品的地方。

参加诗会的学子们完成了诗作后,然后会有专门誊写的官员用大字体进行誊写,然后张贴于木架上,以供所有的人品鉴。

当然,礼部还组建了一支专家评审团队,要在一百六十人的学子队伍中评出优劣。

在钟粟看了,这次的诗会,差不多就是一个不是很正式的殿试。

学子们参加诗会自然是为了一睹天颜,最好在当今天子面前露个脸,这次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现场的搭建工作已经完成,各个书院参加诗会的学子也相继产生了,名单已经上报礼部。

钟粟虽然仅仅提供场地,但也算是组织者方的人。

参加名单又不是什么需要保密的东西,钟粟自然早早就看到了。

情况很自己猜测的差不错,其他人钟粟也不认识,但名单中显然出现了赵明诚的名字。

赵明诚的才华虽然比不上李清照,但放在太学生中,也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此次诗会,太学派他来参加,也算是人尽其才了,没有什么意外。

钟粟还发现了另一个名字——李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