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七百八十六章 迟来的接风宴(1 / 2)

作品:《大宋教书匠

大宋对文臣和武将的不同态度,造就了没有多少人愿意干武将。

当然,宋朝强干弱枝的政策在一定的确解决了地方割据、拥兵自重的问题,但同样带来了无数的麻烦。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大宋产生了无数的贵族阶层。

这些人未必能为大宋的长远利益出谋划策,但在掣肘、打压、离间等方面似乎具备很轻的天赋。

他们往往勾连大宋朝廷的势力人物,然后获取各种各样的好处。

苏东坡本来就没有什么大的根基,但行事作风却时时刻刻透出高调。

这样的人不被攻击,简直就是天理难容。

别说当时改革派对他恨之入骨了,就连保守派自己人,也时刻不忘在他的背后捅刀子。

除了这两拨人之外,还有一部分人,纯粹就是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来的。

现在垂垂老矣的苏东坡重新回到汴京,不少当年的对头,早就被自己熬死了。

即使是活着的这部分人,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锐气。

苏东坡说了,当他稍微闲下来一些了,还准备拜访几个人。

钟粟心里自然猜到了一个,那就是苏颂。

虽然并不是一家人,但苏颂对苏东坡还是非常有照顾有加的。

本来钟粟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情,可两人在见到苏颂的时候,顿时有点后悔。

智商情商都接近满值的苏颂,身体居然彻底扛不住了。

见到苏东坡和钟粟的时候,苏颂显得心情非常激动。

说话明显已经大不如前,钟粟脸上带着笑容,但内心却有些落寞。

如此一个可爱的老头,没想到今天终于快要走上回去的路。

交流了一阵,苏颂拿出了几本书,一套《苏魏公文集》送给了苏东坡。

苏颂的诗文,其实也是不错的。

但大宋的历史中,出现了太多的厉害人物,苏颂的诗歌,几乎没有多少市场。

另一本书叫《图经本草》,送给了钟粟。

钟粟接到这本书的时候,手掌有些发抖。

他想到了很多。

当年在法王寺偶遇苏颂,那时候他还在为了生计奔波。

当时说是要去采茶,其实他也清楚。

采茶这种事情,可不是随便猜到叶子炒制后就行的。

明前和明后的差别是很大的,他当时可以要去采茶,主要还是为了解决自己肚子里的空虚。

至于王庙村的人,别说好茶了,就算是劣质的茶叶也没有人会太在意。

就算当时弄出来的冲泡茶,钟粟还是很心虚的。

可毕竟冲泡茶属于稀有之物,还是镇住了不少人。

哪怕当初的苏颂,同样对冲泡茶只闻其名,尝试了一下也很满意。

钟粟记得当初苏颂要去研究“周公测影台”,他还陪苏颂去了一趟。

这样一个涉猎广泛的科学家宰相,现在也要走上最后的一段路了。

对于他的《图经本草》,钟粟当然是知道的。

既然苏颂把这件东西交给自己,显然对自己充满了信任。

自己是个医盲,但如果把这东西交给张林,一定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黄神医教出来的弟子张林当然没有问题,但苏颂可是专门研究草药的,一定会有很好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