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七百七十四章 夜宴(二)(1 / 2)

作品:《大宋教书匠

“汤泉吐艳镜光开,白水飞虹带雨来。”

“小子心中是有所感,但想来想去,刚才李内侍提到了苏东坡,我敲觉得,东坡这一句用来描绘此情此景再也合适不过。”

钟粟一出口,满座皆惊,就连赵佶也口中默念不已。

旁边伺候笔墨的文吏心领神会,立刻将这句诗写在了纸上,然后交给了赵佶。

“汤泉吐艳镜光开,白水飞虹带雨来。”

赵佶再念了一句,点了点头,随即又摇了摇头。

“不是朕有心贬低你们,今日所做之诗连篇累牍,的确比不上这一句‘汤泉吐艳镜光开,白水飞虹带雨来。’

对了,此诗只有此一联,可有完篇?”

眼看赵佶来了兴趣,李彦后悔得就差捶胸顿足了。

本来还想趁机踩一把苏东坡,顺带将钟粟也打压一下。

没想到反而成全了钟粟,成全了苏东坡。

他心中暗暗着急,希望有人能够站出来,扭转当前不利的局面。

可他根本不知道的是,情况已经和他想的有了很大的偏差。

或许有些人还有动苏东坡的心思,但钟粟的态度非常明朗,他还有章惇、张商英这些有利的支持者。

在这样的情况下,除非有一击必杀的手段,否则不会选择出手。

可李彦这个智障偏偏在这个时候自找晦气,没有人愿意吸纳他,除非缺少猪队友。

“官家说得是,我等自叹不如。”

章惇的想法显然少了很多,开口便说道。

有了此前的很多事情,章惇已经对钟粟无比佩服,所以他坚决选择长在了钟粟这一边。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当初在议定赵煦**人的时候,钟粟力劝他不要随意乱说话。

当时他有些想不明白,但对于继承人,他首先认定赵佶显然不合适。

可后来的结果,就是他不看好的人。

直到如今,赵佶也没有做出太多让他看不上的事情,反而钟粟的劝解下,行事很是低调,就连之前贪恋的那些娱乐活动,都少了很多。

章惇这么一说,曾布本来还想说点自己的看法,但看到赵佶满意的眼神后,他改变了主意。

“钟侯不知全篇,官家果真喜欢的话,一纸诏令,让苏学士奉上即可,这也不是什么难事。”

对于元佑党人的打压政策,朝廷已经松动了好多,赵佶到底是怎么想的,曾布觉得还是有点吃不透,所以只是试探性地提出了一个建议。

“苏学士也是当朝老臣,已经是花甲之年的人了,老臣听说早已发白齿摇。

哎,话说回来,老臣也老了,好在西北战事已定,死也瞑目了。”

说话的是已经退居二线的章楶。

章楶的战功赵佶自然心里有数,他也是以文臣身份转换为武将身份的代表。

“章将军不必如此,赵宋基业,还不是靠着诸位吗?

钟卿,你有什么想说的,这两句诗可是你说出来的,朕很想知道另外两句。”

赵佶似乎已经看明白了什么,事实上,他真的很喜欢这一联诗。

最有趣的是,诗句明明是苏东坡在岭南所写,却异常契合当前的景色。

赵佶喜欢道教占卜之类的,而苏东坡可是有铁冠道人的称号。

也许冥冥之中,暗含这一些什么。

再说,他也清晰地看到了消灭党朋之争的好处,如果能让苏东坡回归,倒是可以趁机打压一下改革派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