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七百三十六章 汴京大学就是这么任性(1 / 2)

作品:《大宋教书匠

虽然天气还有些寒冷,但赵佶显然已经等不及了。

在他的一声令下中,黄门内侍夹杂着禁军,开始没命地泛着还有些冻结的土地。

半天的功夫,原来已经长出了部分杂草的一片地面已经被平整出来。

附近不远处是汴河的一条分支,按照钟粟的说法,这样用来灌溉会方便许多。

为了坚定赵佶发展高产作物的决心,钟粟已经让人运来了一些甘薯、马铃薯和玉米的种子。

至于到时候具体怎么种植,钟粟自然会派农学院的人来指导。

可是赵佶显然有些迫不及待,但钟粟却说得很清楚,这个时候天气还太冷,不宜栽种。

看着还刚刚解冻的水面,赵佶的内心无比纠结。

朝廷之上,向太后这个老不死的死死地把持着不肯放权。

现在老天爷也不给自己面子,明明到了花红柳绿的时节,可风中仍然夹杂着寒气。

赵佶在宫中忙活着,可他不知道的事,他去汴京大学的消息很快已经传得满城风雨。

如果好找到最大的传播源,自然是传媒学院办的《汴京头条》。

传媒学院的这些人,已经充分领会了钟粟的办报理念。

赵佶刚做出决定,一条简短的消息已经发出。

等到赵佶开始参观,立刻开始了集中宣传。

除了有些涉及科研秘密不便公开的内容,其余的内容被炒作的沸沸扬扬。

哪怕赵佶已经回宫,那些关于他在汴京大学的文章还在继续传扬。

钟粟借这次机会,不但从赵佶手中一次得到了一千亩的土地,还把汴京大学借机暴力宣传了一番。

这次事情还没完全结束,已经有不少人来咨询汴京大学的招生情况。

钟粟发现时机已经成熟,一份非常详细的招商简章再次从《汴京头条》上刊发出来。

上面有每个学院的招生人数限制,还有入学测试的具体安排等。

这样的安排再次形成了热炒,但越是如此,学子们的积极性反而越高。

“龚世兄,这汴京大学是否有些太过,想去还得过了入学测试这一关,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一个眉目清秀的书生无不埋怨地说道。

“据我听说,汴京大学博士好多都是饱学之士,加上里面的吃食都比太学的要好,太血馒头已经成为昨日黄花。

因为这些原因,想进汴京大学的人实在有些多,钟山长不得已之下,便采取了入学测试这一法子。”

这个被称为龚世兄的人在汴京大学有一个熟人,打听了一番才听到了这些消息。

他现在实在有些后悔,当初总举得自己是一棵菜,将来的理想就是要长成参天巨木。

可四处游历一番,才发现自己虽然是汴京人士,但见识还是差了一些。

这位龚书生甚至去过岭南,却意外听说了罗浮书院的消息。

稍稍一打听,几位岭南大牛都在罗浮书院担任博士。

最夸张的是,这些人都在苏东坡的领导之下。

龚书生明白了,钟粟这影响力可不仅仅是在汴京。

能顾吸引到这么厉害的人物帮自己镇场子,显然不是野路子作风。

他决定了,还是别舍近求远,汴京大学就是一个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