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七百三十一章 赵佶驾临汴京大学(一)(1 / 2)

作品:《大宋教书匠

汴京大学。

赵佶卤簿仪仗齐备,逼格十足地来了。

钟粟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齐整的一张队伍。

宋代皇帝厉行节约,但在仪仗队上还是非常豪横的,一点儿小家子气都没有。

开国之初,大宋就已经制定了繁复无比的规格,第二代皇帝宋太宗还派画师将最高规格的仪仗队画了一幅画《大驾卤簿图卷》。

按照记载,这种最高规格的仪仗队规模极其浩大,有五千余人,近三千匹马,各种礼器兵器乐器三千余件。

宋朝是缺马,尤其是战马,但在仪仗队上完全看不出来。

当然,这么多人还有严密的组织、统一的服装道具之类。

到了宋仁宗的时候,又重新制定了大驾卤簿礼仪,并且编写了《图记》10卷,仪仗队的规定更加严密。

其中对卤簿按照逼格分为四等,最高等级为郊祀大礼。

其实认真衡量一番,这次来汴京大学,其实根本就是不入流的。

钟粟目测人数也就一百来人,不过就算如此,堂堂大宋皇帝,能够驾临一家民营书院,已经算是破天荒的事情。

相比而言,大宋皇帝虽然重视教育事业,但去寺院的次数比去书院的次数要多很多。

所以单纯从功利的角度看,开书院还不如开寺院。

但开寺院可不是一项技术活,理论上没有多少可操作性。

开书院也得有一些文化资本,所以钟粟采取是程颐这种文化大v引流的方式。

先在登封开出了第一家,然后瞅准惠州没有大型书院的市场空缺,又成功地绑定了苏东坡,开启了第二家书院。

汴京反而没有遇到太大的难度,有了前面的所有铺垫,他自带的流量也到了一个空前的规模。

有了这些,剩下的也就是钱的问题。

这次他干脆直接绑定了先帝赵煦和国子监,汴京大学现在名为民办书院,声望其实已经得到了暴涨。

已经隐隐引起了四大书院或者说五大书院的关注。

也许再过些年,和五大书院并驾齐驱也不是没有可能。

钟粟可不仅仅满足于此,五大书院是不错,但在西北蛮夷的铁骑之下就是一堆灰烬。

这种脆弱需要一直强大的武装力量来维持,这种强大的武装了力量需要大宋人民都有一颗坚强的灵魂。

大宋朝廷已经养成了饮鸩止渴的优良传统,每次外族入群,大多数人想到的首先是破财消灾。

直到女真人兵临汴京城的时候,赵佶的第一选择是带头跑路。

最荒唐的是,赵构居然天真地选择了个女真人和谈,而且还亲自去了。

结果自然是羊入虎口,后来跑路的赵佶自然是跑不掉的。

大宋的满朝大臣不敢一战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觉得只要选择了投降,还能保住目前一份稍稍体面的小日子。

当然,有血性的人不是没有。

大宋不乏敢战之士,可惜他们都没有多少机会血洒疆场,就被自己人从背后捅了刀子。

钟粟开办书院的目的,就是要让这种卑微懦弱的灵魂恶补精神之钙,变得强健起来。

赵佶并不是天生的混蛋,他一开始也想当一个好皇帝,而且很有决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