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百章 最好的时机(1 / 4)

作品:《大宋教书匠

钟粟无比放松地度过了一天,这天晚上睡觉都睡得特别香。

自己的商业帝国其实已经算发展的够快了,不快也不行,书院的运行需要海量的资金去支持。

不过他粗略盘点了一番,很快发现,虽然时间不长,但书院培养出的学生已经开始反哺书院。

这个也不难理解,工商管理学院毕业的学生,都会选择去创业。

有一部分学生的家里有亿万家产要去继承,学院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只要是和钟粟旗下的产业有交叉,自然会选择优先合作。

至于更多的学生,都选择了在自己有优势的领域去创业。

除了这两部分,其余的学生则是直接留了在钟粟旗下的产业,这部分学生成长很快,最终会成为中坚力量。

汴京大学成立时间短,暂时还没有学生学成毕业,但罗浮书院却已经有了。

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何振带了个好头。

州府一把手的独子都果断从商了,其他人自然要适当跟风的。

再加上惠州一带本来商业就比较发达,很多商品甚至是要通过广州港销往海外的。

这样一来,罗浮书院显然走到了前列。

至于科举一道,有时候就是一门玄学,跟学问不完全成正比。

钟粟也不刻意计较这个,尽力而为,不行的话还有不少后路。

至于医学院这些,同样很热门。

吃五谷生百病,何况在钟粟的支持下,黄神医带队的医学也进展很快。

准医用酒精的发现,也让黄神医在处理各类外伤时方便了很多。

至于中草药的研发,钟粟插不上手,也只能靠黄神医的团队探索。

钟粟从惠州临走的时候,瓷窑张老板的儿子张林身体已经恢复了个九成九。

当时据黄神医说,张林绝对是个医学天才,加上他进罗浮书院之前,就已经自己瞎折腾了几年,基垂行。

钟粟也在期待,也许可以考虑,在汴京大学再成立一个医学院。

登封嵩阳分院地方就那么点,当时把铁坊和马车坊搬迁出去,算是又腾出来了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