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五百六十章 君臣之道(1 / 3)

作品:《大宋教书匠

赵煦在钟粟的陪伴之下暴饮暴食了这么多天,突然之间就和钟粟开始大谈人生。

对于钟粟的想法,他似乎已经窥探到了一些,但也不是完全明白。

比较是两个时代的人,就算一个时代,人心隔肚皮,谁能知道谁又是怎么想的。

钟粟也很是意外,他从来没有小看过赵煦。

赵煦放在茫茫华夏历史上,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人物。

但在北宋的历史上,也许他没有太多的智慧,但的确是一个敢于和西夏打一场的人物。

他不但打了,而且还胜利了。

虽然在后世看来,这一战还是有些功败垂成。

也许再努力一把,西夏被彻底覆灭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不过实际上,这种分析多少有点事后诸葛亮的意思。

当时的形势,能够做到这一步,其实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大宋就这么个体质,有时候可以说更大唐就是相反的。

大唐的富庶比不上大宋,但大唐就算软弱一些的皇帝,也知道不屈服于蛮夷的道理。

虽然有和亲的做法,但那却不是因为低头,只是因为达成了共识,两者的关系是同盟而已。

大宋就不一样了,明明是契丹的哥哥,却像弟弟一样的年年纳币银。

后世也有人说,这和屈尊纡贵是两码事,纳币银不能算是屈服的表现。

可再怎么样,能和大唐的和亲一样吗?

别的不说,大唐就散在武则天执政的时候,西北蛮夷只要有所异动,该打照样打。

想到这里,钟粟内心一片悲催,自己怎么就碰到了这么一个时间节点。

他本来没有拯救任何人的意思,只想在这么一个穿越的时代好好享受美好的人生。

可还没享受多长时间,他突然意识到,情况好像不对啊。

时间实在是不多了,到了北宋灭亡之际,他固然可以和南宋王朝一起偏安一隅。

可接下来呢,他不可能孤家寡人一般地生活在南宋,他总不能带着所有认识的人逃往海外吧?

就算能够带走又能怎么样,能带走多少,能带走大宋的繁华吗?

如果不能,那自己在海外苟延残喘还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