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五百一十一章 广告收入(求咪咕杯票票)(1 / 2)

作品:《大宋教书匠

老许不亏是尉迟宫铭的摄像头,执行力也是超级惊人,摸索一番,很快便锁定了一处地点。

搞这种书画工作室之类的,地方还不能太小,同时还不能在闹市之处,这样的地方必须得稍稍远离闹市区。

老许大概确定了方位,立刻便匆匆出发,去物色具体的铺面。

就这么一来二去,又是好几天的时间,钟粟的第二期《汴京头条》热销结束,第三期再次发行。

有了前两期的经验,印刷和发行工作已经变得非常流畅。

一开始留下的十五个人其实心里很是忐忑,虽然听起来这份差事并不困难,可是总觉得有点不着调的感觉。

上面刊登的文章,既不想平时反复练习的经义类文章,也好像和诗词之类没多少关系。

但也有点意思,尤其是经义类的文章写了无数,几乎都快把翔写出来了,换个口味也不错。

还别说,对于《西游记》这种东西,他们也觉得很有意思,只是钟粟就有点痛苦了,讲出来和写出来毕竟是两码事,得花一些功夫。

好在有一波人才在,随便写出来之后,丢给他们去润润色就行了。

当这些人领到了第一个月的薪俸时,他们还是很意外。

比起原来靠代写书信仅仅能够糊口来说,办报的收入实在高了些。

再说,汴京理工学院环境也好,还有图书馆。

没有任务的时候,他们还可以继续聚在一起,探讨探讨经义文章的写作,以及对下一届考题的预测之类,小日子倒也过得无比滋润。

他们也发现,只要工作任务完成后,钟粟也不会另外找事,丝毫没有资本家随意剥削剩余价值的恶习。

他们还渐渐发现,这所书院和一起见过的所有书院都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是学习的内容很庞杂,并不是完全针对科举考试,虽然觉得有些不能理解,但觉得好像也很不错的。

钟粟现在也有了新的想法,这些人虽然目前只是报纸编辑部的人马,可以后却有可能逐渐发展成自己的人。

他们已经不需要继续深造,但却需要一个安详学习的环境。

想要训练成自己的人,还要不断让他们形成共识,就在这一期一期的报纸中体现。

钟粟现在对每期的文章要求其实很明确,尤其是宋夏战争故事这些,处处体现宋军的勇敢坚决。

只有用这样的文章去反复陶冶,大宋人民才能慢慢站起来。

当然,除了这些外,还得有一些吸引人的东西,比如《西游记》这些,才能引起大宋人更强的阅读欲望。

从第三期开始,《汴京头条》上已经开始刊登了一些外借的广告。

这些广告的刊登还是依赖了那些报纸售卖点的落第书生,他们和市井中人其实很熟悉,在售卖的过程中反而更容易了解到各类店铺和商业活动的需求。

随着一开始的的自我宣传和推销,敏锐的商家已经看到了这份报纸的好处。

很多人既然愿意买,那就是意味着他们会看到自己经营店铺的名字和经营范围,而且钟粟一开始采取的是免费刊登,趁着这个机会能省几个算几个。

其实真正从第三期开始,《汴京头条》才算真正拉到了一些广告,而且还是免费的。

钟粟也不着急,得想让大宋人尝到甜头,然后再慢慢引诱他们入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