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百七十七章 要不要收拾细软跑路(1 / 4)

作品:《大宋教书匠

钟粟本来还想在惠州多呆一段时间,转念一想暂时也没有什么要紧事情,都离开半年了,何文运说一切都好,他也没什么不放心的。

还是想去一趟增城,尽快把苏婉婉的情况告诉尉迟宫铭再说。

路贲也半年没回墨家总部了,钟粟给了他足够的时间,现在墨家已经能够自力更生,已经不需要自己输血。

这次去增城,钟粟决定带上索九仙,这家伙行事作风兵行诡道,关键时刻往往能够能起到大作业。

就这么想着,尤大官人不失时机地出现了,虽然这家伙钟粟一度鄙视,但去尉迟宫铭家有他反倒是好事。

“去你主子家看看,最近尉迟宫铭怎么样?”

尤大官人觉得,钟粟这次回来,语气明显嚣张了很多,但他打死也不会在尉迟宫铭那里嚼舌根的。

那是人家的家事,尉迟宫铭再怎么信任自己,自己也只是一枚棋子,最多也就是一枚重要的棋子。

“郡王一切都好,小公爷已经点了案首,只等接下来的解试了,郡主也征得了郡王的同意,在增城接掌了东江楼……”

尤大官人絮絮叨叨说了不少,钟粟还是稍稍有点吃惊。

大宋的恩科有时候往往也是和常科同时进行,只不过这一次恩科录取人数众多,反而比常科还要耀眼。

一般情况下,恩科的录取程序简单,在常科之前就能结束。

常科就复杂了很多,单单是解试的参加资格,就要经过一番纠结。

解试结束,就是具有决定意义的省试了,如果能够通过这一关,那也就算是大局已定,至于殿试其实也就是一个补充考试环节,决定着最后的等次品级。

殿试其实也有一定的随意性,有时候可能因为名字的问题,皇帝觉得你的名字取得吉利,说不定一高兴你就成状元了。

最有趣的还是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时的一次殿试,老赵连续问了几个问题,其中有两名考试发挥都极其出色,很难分出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