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百七十三章 在汴京爬起来(1 / 2)

作品:《大宋教书匠

在登封接下来的几天里,钟粟又陆续见了魏大官人几个人,低调程度打破了大宋记录。

虽然钟粟已经成为了四品大员,在有些人的眼里,他仍然只是一个年轻的山长,钟粟也不介意,他也没有抖官架子的兴趣。

苏婉婉倒是和她提起了另外一件事情,卓巧巧的家族发生了一些变化。

家族的庞大也代表着麻烦只会更多,本来卓家一切都好好的,可突然之间他家就来了两个堂兄弟,不是冒充的,货真价实。

按理来说来了也就来了,可不久之后卓巧巧的父亲去世了,后来在其他一些长辈的商量下,两个堂兄弟却上位了,卓巧巧突然之间就变得无足轻重。

现在卓巧巧也变得心灰意冷,平时除了来苏婉婉这里之外,基本上也没什么社交活动。

钟粟也是暗暗惋惜,卓巧巧也算是一个人才,这些年支撑起一个大家族,也算很了不起了。

当时几次见到卓巧巧,给他的感觉就是气势逼人,虽然后来被自己折服,但天才就是天才。

除了一声叹息,钟粟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苏婉婉告诉钟粟这些后,显得欲言又止,钟粟其实也看到了苏婉婉的样子,但却什么都没说。

他不是命运之神,大宋不由得他的事情多的去了。

五天后,苏婉婉和张愣子一切交接完毕,张愣子的缺陷就是没读过书,但脑袋还是很灵光,后世这样的土豪也不少的。

喜乐楼的崔棠年纪也大了,有时候已经出现了力不从心的状态,他自己大概也感觉到了。

崔棠不行了,但他的儿子也是一把能手,他便毫不犹豫把儿子贡献了出来,这将会成为以后张愣子的一大臂助。

对于这种子承父业的情况,在古代社会稀松平常,崔棠的儿子只要愿意,那就没有问题。

登封就是这么大,发展的空间有限,能够维持住目前的产业,其实已经不错了,钟粟是个务实的人,不会给张愣子提出过分的要求。

当天晚上,钟粟准备停当,苏婉婉也做好了准备。

“婉婉,我先送你去汴京,安顿好之后我再回惠州,到时候我会抽机会去增城的。”

苏婉婉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她不知道如果钟粟把自己的身份告诉家人,会是什么样子。

在钟粟把她赎出来之前,她已经过惯了漂泊的生活,现在反而觉得,有个家的念想已经完全足够了,不一定非要呆在家中。

其实这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他突然得知的自己的父亲居然是渤海郡王,有点难以承受。

如果换做是普通人家,反而好接受一些。

但现在想到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反倒觉得更加亲切一些,以后有机会肯定是可以见到的。

钟粟又把汴京的情况大概说了说,就准备早点安歇,没想到卓巧巧突然到来。

苏婉婉有点吃惊,她之前已经和卓巧巧道别了,而且告诉她不用送了,可她这时候又来不知道是有什么事情。

卓巧巧进门后居然没看苏婉婉一样,直接对着钟粟深深道了一个万福,钟粟也稍稍哟有点吃惊,这女人想干嘛?

“钟大哥,让我也去汴京吧,我可以帮婉婉的,这些年我也有一些积蓄……”

“巧巧,你可是卓家的大小姐,怎么能说走就走呢?”

钟粟还没来得及说话,苏婉婉倒是抢先开口了。

“卓家大小姐?哈哈哈……我还是吗?我现在在苏家什么都不是,没爹没娘,我一天都不想呆了,婉婉,如果我们还是姐妹,帮我求求钟大哥,我和你一起去汴京,不管你做什么,我都可以帮你的。”

卓巧巧又哭又笑地说着,她显然在卓家已经没有了任何地位,可以说已经被卓家遗弃了。

苏婉婉一言不发,只是用期盼的眼神看着钟粟,钟粟突然觉得这个眼神太熟悉了。

他记得当时在妙音阁的时候,苏婉婉就曾经以这样的眼神来看着自己,后来钟粟似乎看明白了,果断把苏婉婉从妙音阁赎出来了。

现在又出现了这样的眼神,他自然明白是什么意思。

卓巧巧也是个能人,如果能够收到麾下自然是好事情,但这种事情不能勉强,钟粟也不会去乘人之危。

现在可好,卓巧巧是自己找上门来了,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你要明白,别的我也不多说,卓家再怎么样也是你自己的家,你在这里生活了很多年,今天如果要选择离开,再想回来可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