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百六十一章 不成文的规矩(1 / 4)

作品:《大宋教书匠

万众瞩目的殿试在举子们的期盼中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赵煦没有为难任何人的意思,整个殿试过程几乎是走过场为主,最后剔除的人也是不得已的。

原因也是五花八门,甚至非常狗血。

其中有一个人自称已经十三场次,但次次落榜。

赵煦看了看这个人的资料,明明显示年龄四十八岁,但傻子都能看的出来,走路的姿势和说话的样子,更像是八十四的人。

赵煦不满的眼光,让几位国子监的官员如坐针毡,好在赵煦并没有当场发飙,大概也是担心影响了其他战战兢兢的士子。

后来经过再次查实,这个人虽然没有到离谱的八十四岁,但其实已经六十八岁,而且报考信息存在造假,后果当然就是被取缔。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人,随口问了几句,赵煦就发现存在背答案的情况,严重缺乏灵活运用能力,简直把赵煦当成了智商鉴定器,果断取缔。

当然,奇葩年年有,恩科特别多,有些人的确不能胜任朝廷委派的职位,想照顾都没法照顾。

贺松风、叶长忠、阮宗庭都没有出现什么状况,贺松风的表现本来可以足够突出,但他显然当心万一过于抢眼,恐怕会为难钟粟,存在刻意隐藏实力的嫌疑。

殿试结束,也就意味着恩科告一段落。

除了少数因为种种原因被剔除的几个人之外,其他人都毫无悬念地步入了大宋准公务员行列。

贺松风毫无疑问选择了留在汴京理工学院,但叶长忠、阮宗庭选择了等待朝廷授官。

对于这样的选择,钟粟也没有什么不满,开设书院可不是为自己培养打手和帮凶的,学生也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

有了他潜移默化教育理念的贯穿,叶长忠、阮宗庭即使进入了官场,就算不能全力以赴,但只要是有余力的情况下,反哺书院还是能做到的。

其实真正来说,钟粟也许没有给他们讲过书,但他仍然是这些人的座师,尊师重道这种光荣传统没有几个人有勇气去打破。

钟粟曾经也想过为此制定一条规矩,但很快便否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