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百五十五章 官学杂学之争(1 / 2)

作品:《大宋教书匠

听到了赵煦的声音,洪六压制着内心的惶恐赶快进入殿中,然后一声不吭。

“刚才是怎么回事?”

“是,是钟大监来了……”

“就知道是这小子,没你的事了,既然来了,今天殿议的事情也和他有关系,那就让他先进来吧。”

赵煦并没有因此而生气,洪六如蒙大赦般地快速退出殿外,他暗自庆幸,一顿大骂就算是免了。

洪六出来后没忘记提醒钟粟,里面人很多,而且讨论的事情和他有关系。

钟粟倒是稍稍有点疑惑,他其实最担心的是,朝廷中不乏有一些顽固派的元老级人物,万一出口反对办这种“不伦不类”的书院,即便是赵煦也很难压下来的。

但就算这样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看情况随机应变了。

就在钟粟走进殿中的这点时间,他已经假设了好几种可能遇到的情况。

果然,殿中站满了人,钟粟向赵煦见礼后用余光迅速扫了一圈,除了张商英、吕嘉问等少数几个人之外,还有好多人钟粟一次都没见过。

没等赵煦说话,人群中站出一个人,对钟粟面色凝重地说道:“老夫国子监司业王元道,钟山长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

钟粟心中暗暗已经,国子监司业?这家伙级别不低啊,国子监可是大宋最高级别的国家教育管理机构,老大被称为国子祭酒。

国子监除了管理职能外,还同时下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覆盖高等教育到基础教育,同时各学都设有博士。

而这个所谓的司业居然就是祭酒的副手,算是国子监的二把手。

“王司业过奖了,小子万望王司业不吝指点。”

钟粟一头雾水,他根本不知道到这些人这么久都在密谋些什么,也不知道对自己是否有利,至于这个王司业又是什么来路,究竟有什么企图,他也无从知晓,便随便打个招呼,然后静观其变。

但从对他的称呼和王元道的职务来看,显然和他办书院大有关联。

钟粟又悄悄往赵煦的脸上看了看,居然看不出什么异样来,看来这家伙现在也修炼得城府极深,都做到了喜怒不形于色。

至于能不能达到好恶不言于表,悲欢不溢于面,生死不从于天,那就难说了,刘玄德的本事可不是一般人随随便便就能学到的。

“钟山长,你在登封设立嵩阳分院,在惠州设立罗浮书院暂且不提,而今又在我天子脚下设立汴京理工学院,经义诗词仅为内容之一,这是为何?”\0

王元道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就提出了,只是钟粟还是不太完全明白他的意思。

“王司业的意思小子不太明白,这样做有何不妥吗?”

“圣人之教已有定数,怎可胡乱增删,书院既是书院,为何杂糅百工之术于其中?”

钟粟算是明白了,在地方搞自己这一套,并不引人注意,但汴京是大宋政府所在地,他的做法虽然得到了赵煦的首肯,但还是有不少人不能接受。

之前书院顺利建设,他还觉得这些杂音噪音恐怕只是少数人的,现在看来,还是有人向他出手了。

不过他也明白一点,这些人之中,如果只是从公心出发,倒是可以原谅,大家都是为了大宋的建设事业努力奋斗,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如果有人是从个人利益的角度来考虑,这就是不可饶恕的,但这样的人往往藏得很深,也许永远都不会原形毕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