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百四十二章 庆功宴(1 / 2)

作品:《大宋教书匠

火油署的名字就这样确定下来了,要真正建成一个独立的工坊,还是需要花时间的。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把火油精的提炼方法教给军器监的人,金三山很快从各署坊中抽调来了五个人,钟粟说干就干,开始给他们讲解猛火油提瑞油精的原理,还有提炼设备的使用之类,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防火,否则死翘翘了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讲解结束之后,又亲自示范了一遍,这样一折腾,一整天的时间就过去了。

虽然说提炼的方法非常古老,但也没有太大的浪费。

提取出来的火油精被金三山像宝贝一样存入了军器监的库房,至于剩余的物质,上层比较清的部分可以作为燃料,也可以当做润滑剂,下层几乎呈现接近固态的部分,主要成分其实已经是沥青,钟粟告诉金三山,也要保存下来,他会让人定期来取。

石油的用途非常广泛,钟粟可不想浪费掉,万岁山的书院很快也要破土动工,炼油产生的沥青混合一些沙石用来铺路再好不过,到时候他要建成大宋第一条柏油马路,当然仅限书院,产量就那么点,指望将汴京所有大路都硬化了,暂时是不现实的。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路贲就留在了军器监,他还要帮助军器监打造更多的提炼设备。

以后火油精就是大宋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之一,当然储备的越多越好,真正要用于实战,量小了肯定没用。

其实这些说起来都不是最大的问题,大宋最大的问题还在于软骨病,顶层人物普遍忘战怯战,甚至一直在指望靠着币银来换韧平,如果同样是爱好和平的国家,这个办法也许还能行得通,但大宋面临的可是西北的野蛮民族,所以这种想法太愚蠢。

辽夏金这些国家是否好战姑且不谈,西北本来就是荒僻之地,加上小冰河期的影响,水草生长就会收到影响,牛羊数量就会减少,物资一旦开始匮乏,那就没有太好的办法,对外掠夺几乎成了必经之路。

如果周边都是穷逼也就罢了,可大宋的富庶他们太了解了,一块硕大无朋的肥肉,却捧在一些得了软骨病的人手中,傻子都知道该怎么做。

其实大宋不知道的是,他们眼里紧盯的契丹并不是他们真正的敌人,澶渊之盟后,两国最终的历史走向是和平,以后再也没有了战争。

反倒是后期崛起的女真才是大宋真正的大敌,这一点大宋想不到,辽国也没想到。

火油精这些战略物资,看起来是为辽国准备的,事实上只有钟粟知道,这是留给女真的礼物。

到了那个时候,如果没有人为的干扰,完颜亮“屯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的美梦始终会实现的。

钟粟不知道自己能够改变多少,但无论如何他是不会放弃的,战略物资需要储备,科学技术需要发展,最主要的是要改变大宋人的灵魂。

太好的、快捷的办法根本不存在,办书院来改良灵魂是最根本最彻底的。

就像这次的校阅,虽然只是一个小动作,却对不少人的精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契丹人也明显受到了影响,从原来历史上谈判了一个多月缩短到这次谈判了十几天就可以看出其中的差别。

接下来还有几十年的和平发展时期,钟粟觉得自己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宋金之战无论如何都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做好战略上的准备是必须的。

大宋人怯战的思想要改变,所以办起书院,文理科要均衡发展,从灵魂深处进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