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百四十章 天才传人(1 / 2)

作品:《大宋教书匠

钟粟已经下定决心,等到汴京的理工学院建立起来,再把汴京和登封两处地方的一切安排好之后,立刻回到惠州,然后想办法解决几种高产农作物的事情。

至于现在要在汴京找一块地来建设书院,他其实已经有主意了。

汴京城总体来说地势比较平缓,很多地方甚至就是一马平川。

但在西北部的万岁山却打破了汴京的特点,虽然算不上什么险峰峻岭,但地形至少错落有致。

后来的宋徽宗也看上了这块地方,在这里建起了当时世界上最为优美的园林——艮岳。

钟粟现在准备先下手为强了,至于以后会不会被宋徽宗给强拆了,他决定暂时先不考虑。

他把书院的地址确定在这里有四个原因,第一是此处和汴京不远不近,采购物资不算麻烦,同时又远离市井的喧嚣。

其二是山势虽然不够雄奇壮丽,但在汴京这里已经算不错了。书院建在山上好处还是很多,有利于学生锻炼身体,而且这里有原始森林,是天然的氧吧。真正算来,几大着名的书院都建在山上,在汴京建书院这里当然是首选。

其三就有一定的针对性了,宋徽宗赵佶既然后来要建起艮岳,那可是极其劳民伤财的事情,他要先把这块地方占下来,至于以后的事情,再看情况吧,反正对于赵佶,他还得好好忽悠,不能仍由他一直荒唐到底的。

其四就是这里取材方便,古代几乎都是木质建筑,这里的原始森林直接砍伐便是,成本会大大降低。

其实钟粟还有一个想法,这里在后世的万岁山景点开发中,可利用的面积达到了五百多亩,这五百多亩相对开发难度较小。\0

对于一所书院来说,这样的面积已经很大了,而且以后还会有发展的巨大空间。

目前只是理工学院,往后还可以根据情况继续发展,最后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书院也未尝不可,地盘大一点还是好很多的。

工程预算这种事情钟粟自然外行,但现在背靠着将作监,还有什么不好办的。

李诚现在虽然正在全力督造五侯府,但这也算不上什么太大的工程,现在工程已经进行到了一定程度,反而没有了前期的繁忙。

钟粟初步的计划是一开始也就是先建起二三十间房子而已,以后再陆续扩建,逐步扩大规模

当一副粗略的平面图摆在路贲和李诚的眼前是,李诚半天没有回味过来。

最然他吃惊的是,古往今来各种各样的皇宫、园林、寺观等大型着名建筑群的设计,他不敢说都见过,但也起码研究过八成以上。

乍一看,无非就是一些屋宇房舍、亭台楼阁之类,但其中的学问大着呢。

防风、防火、地势,还有神秘的风水学,这些都是要考虑的。

可以说,大多数规模较大的设计,都是多人之力合作的结果,可不是拍脑袋就能想到的。

他就多次和杨九间合作过一些大的项目,甚至参与过汴京很多酒楼的设计。

在李诚看来,图纸虽然画的稍稍有点草率,但其中蕴含的气象,的确不是出自一般人之手,甚至感觉就像是有几十年经验的老匠人所为。

钟粟之前没有对李诚说出功用,所以李诚更加好奇,他设计这个究竟要干什么。

这么庞大的建筑群,都快赶上大宋的皇宫了,钟粟究竟目的何在?不会是要占山为王吧?

“钟先生,这么大的规模,究竟是什么意思?”

李诚都有点担心了,难道要占山为王,而且直接在汴京开干,夸张了点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