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百三十七章 火油精(1 / 2)

作品:《大宋教书匠

恩科取仕的程序和正常的科举相比,程序明显简化了许多,只需把几年之中科考落榜但又比较优秀的人挑选出来,再加上一些钟粟这样的人,最后把名单报送给赵煦,最终又赵煦勾选即可。

不过,报送名单这种事情,还是很有讲究的,平衡各方面利益是最重要的。

所以恩科的主考官,总是要在人海中进行一番利弊的权衡。

钟粟也不在意,如果自己连名单也进不去,那只能说主考官都没长脑子,他可是赵煦钦定的人物。

不过钟粟现在还真给自己弄来了一个麻烦,那就是火油精的炼制。\0

一次制备出一部分吓吓契丹人并不困难,但如果要大规模炼制,那还真有点问题。

理论上说起来很简单,就是根据沸点的不同,然后分离出不同的物质,从从轻到重有航空燃油、汽油、煤油等好多种。

在现代炼油工业中,这些不同的分离物各有用途,当然这主要也是因为现代技术能够做到这些。

可在宋代这样的条件下,其实有很多技术限制,至少比较纯净的汽油无路如何也是提炼不出来的。

好在钟粟也就是比较喜欢折腾,后世的他兴趣爱好广泛,不然根本没有任何可能。

所以他提炼出来的火油精,其实就是煤油、汽油之类的混合物,但比起猛火油来,威力的确大了许多。

事实上,猛火油差不多就是石油,最多也就是石油经过粗加工产生的半成品。

石油在东汉就已经被发现,史学家班固在其《汉书·地理志》中记载到“高奴县有洧水可燃”。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有明确的记载,“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

可惜的是,一开始石油居然被当做制作墨汁的材料,而且制作的方式让人实在难以接受,那就是直接燃烧石油,然后收集烟雾中的黑色粉末,然后制成墨汁。

这样的做法实在是太浪费了,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本来他想等自己足够强大一些的时候再研究石油的提炼,但这次的契丹调停谈判事件,让他还是稍稍提前了计划。

当然好处也不是没有,有了这次的事情,恩科考试也随之而来,不但自己的身份能够转换过来,更有利于办书院之外,自己书院之中也可以成长起来一些人。

就算是现在考察的名单还没有出来,他也觉得不会有太大的悬念。

说起来,比起决胜西夏大战的吕惠卿、章楶这些人来,他的功劳自然逊色了一些,但在对契丹的外交谈判之中,他可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样的协议一旦签订,那可是要长期执行的,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况,不会随意更改。

至于钟粟采取的手段稍稍有些那个,却也无伤大雅,对待契丹这样狼子野心的敌人,靠讲道理能解决问题吗?

外交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何况钟粟还为大宋省下了一笔巨款,赵煦现在也因为和钟粟的合作获利无数。

除此之外,钟粟还有一个隐形的收获,那就是一开始曾布章淳这些人并不看好钟粟,总觉得他存在沽名钓誉的嫌疑。

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钟粟一直以来所做的事情之中,唯一让他们觉得靠谱的就是创办书院,铸造钱币也勉强可以算。

可有了这次和契丹调停谈判的胜利之后,他们的想法已经彻底变了,国家的确需要这样有想法的年轻人。

趾高气扬的契丹人,被钟粟各种忽悠加吓唬,直接灰溜溜地走了,这是大宋历史一来从未有过的事情。

当然,钟粟所谓火油精的发明,也让他们大开眼界,这可是大杀器啊,差不多就是战略级的武器。

大臣之中小部分人大脑中已经几乎熄灭的血性居然有被点燃的趋势,大宋现在缺少的就是这个东西。

谁如果还会压制这样的人,那就是和赵煦过不去了。

他们其实也看中了一点,钟粟没有和他们争权夺利的想法,如果有这个想法,就算钟粟再怎么突出,也是他们利益瓜分道路上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