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四百三十五章 调停谈判(1 / 2)

作品:《大宋教书匠

此后的三天时间格外地平静,除了宋夏战场前线还有小规模的歼灭战,大宋国内一片歌舞生平的气象。

契丹使者这三天之中也是深居简出,到了第三天的上午,有三只风隼果然来到了城南的小院中,路贲依然毫不客气,截获了其中一只。

钟粟也已经想好了,截获一只又能如何,就算契丹使者怀疑也没用,大势如此,谁也改变不了大局。

钟粟再次找人将风隼带来的密信翻译出来,按照大宋的翻译,其实就是四个字“随机应变。”

看到这个结果,钟粟笑了,契丹果然已经没有什么办法了,接下来的谈判恐怕会顺利很多。

历史记载,当时的调停谈判艰难进行了一个多月,现在看来,可能用不了几天就有了结果。

到了第三天下去时分,赵煦突然召见。

这次去的人除了他和王忠凯,还有曾布和章淳,就连吕嘉问都不在,不过多了一个陌生人。

钟粟一看他的打扮和脸上的风尘迹象,显然是一位边军的军官,估计是边关有消息了。

“边关急报,辽军突然再次增加了人马,各位以为如何?”

赵煦直奔主题,脸色明显不太好。

这句话一出口,另外三个人都立刻盯着钟粟。

看我干吗,这跟我有关系吗,辽兵怎么样是我能够支配的吗?

“钟卿,记得当时你说辽兵在边境巡梭,就是虚张声势是吧?”

赵煦冷冷地问道。

钟粟心中暗笑,我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你如果不相信还真是问题,果然是“伴君如伴虎”啊。

“下臣的确说过这个话。”

“可契丹这次却突然增兵,你觉得又该如何?”

赵煦的语气更加严厉,钟粟微微有点生气,之前的话我是说过,可执行在于你啊,现在觉得有问题,就来找我的麻烦,这合适吗,但这样说自然是不行的。

“下臣觉得,还是按照原来的计划行事。”

“钟卿,别以为你会讲书朕就不会收拾你了,情况已经十万火急,你还一副没事的样子。”

赵煦已经处在了盛怒之中,就连曾布章淳都给钟粟暗暗使眼色。

“官家,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契丹不管怎么玩,下臣还是坚持原来的办法,下臣甚至建议,把附近的宋军都撤回来。”

“满口胡言,不增兵也就罢了,怎么可以撤回驻军,朕已经忍了你很久,不替朕分忧也就罢了,居然胡言乱语。”

“官家请息怒,先听下臣一言,官家认为契丹想干什么?”

“这——朕自然不知,可一旦兵临城下,我大宋子民只能任其宰割了。”

赵煦也觉得自己好像有点过火了,前几天还说钟粟不错,这时候又说他胡言乱语。\0

“官家,请容臣向这位将军问几个问题。”

钟粟说完,也不管赵煦是否答应,直接开口说道:“这位将军,我宋军斥候探查到契丹军在汴京巡梭,可有越境袭扰滋事?”

边将一时不知道该不该回答,看了看曾布和章淳,曾布点了点头。

“只是来回巡梭,并无袭扰滋事。”

“那可有探查到粮草转运之举?”

“也没有。”

“契丹主力可有调动迹象?”

“契丹最近的一支主力一直在中京一带,没有调动的迹象。”

粮草主力未动,还有什么可担心的,虽然就是这样一问,赵煦也明白过来了,只要契丹主力不会全线进攻,区区小股部队根本不足为虑。

“官家,下臣以为,契丹再次加强巡梭,无非就是为了明日的调停谈判,其实他们已经黔驴技穷无计可施。”

钟粟说完之后,众人一时无语。

赵煦突然觉得,自己好像有点惊弓之鸟了,契丹虽然是个庞然大物,但即便要进攻大宋,恐怕也得很长时间的准备。

大宋如果真要殊死顽抗,也不见得必输无疑,作为守御的一方,契丹没有万全之策,恐怕也未必会轻举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