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百六十五章 全面布局(1 / 4)

作品:《大宋教书匠

就在大宋朝廷争执不休,充分论证火炉是否可以大力推广的时候,钟粟在登封已经开始批量出产陶土火炉。

由于是陶土制作,根本不用担心会违反大宋的盐铁政策,只要造出一批,就会立刻被投入市场。

一开始,魏大官人只是觉得这也就是一笔薄利稳健型收入,不算太差也不算多好。

可到了火炉开卖不久,他才发现,事情远远不是他想的那样。

登封虽然不算大,但这笔收入却可以做到细水长流,看似每个火炉的利润不高,但却胜在出货量大。

而且毕竟是陶土所制,可以说就是消耗品,使用得小心一些,也就是个两三年。

如果稍微维护不力,一年用坏也完全有可能。

但陶土火炉也有个好处,他的模块化特点,注定了可以部分替换。

所以说,如果是炉身坏了,只需要买一个炉身换上就行了。

就算是火盆子,也会有烧坏的时候,也是需要换的,这只是一个习惯问题,习惯就好了。

而且登封如果流行开来,还可以吸引到周边的地方。

性价比决定着市场的大小,也决定着受欢迎的程度,花尽量少的钱,办尽量大的事情,这个道理万年不变。

登封的几处煤场,煤炭开始源源不断地采挖出来,然后运到指定的销售地点,然后不分贵贱贫富地出售。

这才是真正的福利,以往小老百姓买不起的木炭已经基本消失,而煤炭的价钱,实在是低了很多。

现在不少下层人民,甚至有一种过上贵族生活的错觉,取暖基本靠抖的日子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不过为了尽可能省下几个钱,他们甚至很快便发现了封火的技巧,这其实跟火折子的原理有点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