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百二十三章 墨家工艺(1 / 3)

作品:《大宋教书匠

钟粟听到的第二个好消息,居然是墨家工匠打造的斜拉桥竣工了。

安顿好墨家人,也是钟粟在上京之前必须完成的一件事情。

这一段时间一来,他到处晃悠,虽然不是吃喝玩乐,但看路贲的眼神,貌似流露出一丝冰冷。

钟粟来到现丑,眼前一座精致的斜拉桥让他大吃一惊,墨家出品必属精品啊。

他仔细检查了一番桥体结构后发现,这几乎就是后世现代斜拉桥的简化版。

后世的斜拉桥都是那种跨江越海的,所以必须得大量用到钢筋结构。

但这里就是一段小沼泽,所以桥身的跨度小了很多,材料以木制为主完全足够。

虽然他有先进的冶铁工艺,但产能还远远达不到大量使用的程度。

钟粟再次对卯榫结构的高超工艺惊叹不已,他实在想不明白,在没有精密测量仪器的情况下,墨家工匠是如何做到保持很小的误差,各处的卯榫都能严丝合缝。

而且从整体的情况来看,整个桥体的抗压抗风都非常合理,木质材料的刚性结构虽然不够强,但木材的韧性得到了合理的利用。

考虑到这座桥以后都是通行运输木器和铜锭的重车,桥面甚至用铁皮进行了包裹覆盖。

钟粟也是暗自得意,谁让自己有一个铁器坊,这时候嘚瑟一下没什么大不了的。

再说,这也是为了斜拉桥的寿命考虑。

对桥体完全观察了一遍后,他对柳大匠投去了赞赏的目光,柳大匠也笑着回应。

钟粟记得,后世的很多桥建成后,还要进行通车实验,仅仅觉得美观大方、工艺精良还不行,关键是要实用。

钟粟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柳大匠。

“钟先生说得有道理,的确可以通车试试。”

就在这时候,敲有一批铜锭要运出去。

以往的时候,铜锭先有小独轮车运过小路,然后再装上大道上等待的大车。

既然要进行通车实验,这种拉运铜锭的车再好不过了。

钟粟立刻发出号令,所有小车全部卸货,让几辆大车驶过斜拉桥,然后开始将铜锭装上去。

等装上了平时的定量,钟粟要求再加上几块,这样就达到了大车的极限装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