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百七十章 钱荒治理(1 / 2)

作品:《大宋教书匠

赵煦的这封密信,其实提出了华夏封建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大宋是存在钱荒,但这种破事历朝历代其实都出现过,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没有,但在大宋是难以实现的。

让白银时代提前来到,显然是不可能的,别说白银的产量了,就算是铜的产量,也是摆在大宋朝廷面前的一道大难题。

现在最好笑的就是,大家都觉得铜钱值钱,所以不管是民间还是富商,都会疯狂地存钱,导致铜钱一经发行,很快便被大家存起来,所以大大影响到了流通。

就连周边不少有贸易来往的国家,也对大宋的铜钱无比钟爱,比如东边倭国那些傻x,还没学会拍动作片,只好每天抱着大宋来的那点铜钱yy。

后来的明朝能够进入白银时代,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白银的产量日益提高,而且商品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还有就是势头强劲的国际贸易,也开始成为了一种比较普遍的经济现象。

这几项条件,在大宋都是达不到的,所以这些事情也就想想而已,根本就行不通。

可赵煦已经发话了,指明让他去想办法,总不至于告诉赵煦无解,这明显是找死的节奏,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一点信任也会荡然无存的。

虽然苏东坡还不知道密信的内容,但钟粟清楚,就算告诉了苏东坡,他也没有办法。

经过半天的纠结和琢磨,钟粟好容易从大宋钱荒以及后来发展中,找到了一些缓解钱荒的方法,虽然有些是老生常谈,但总比啥都不做要强一些。

首先得参照宋仁宗时《嘉编敕》的法条,恢复了钱禁法令。\0

这个法令看似甚至有点荒唐,可现在真管不了这么多了,先缓解一些再说,哪怕是饮鸩止渴也行。

在恢复钱禁法令的同时,第一个办法就是在重要产铁区设置铁监大铸铁钱,尽力以铁钱补铜钱的不足。

发行铁钱这种事情大宋已经在做了,但流通的区域始终不是太大,无法形成大规模普及的局面。

所以想要扩大范围,铁监和铜监的数量还要继续增多,把铜铁的产量也要继续提高上去。

数量的问题不能真正解决,钱始终会被人们当成稀有物品,然后储存起来,不利于市场流通。

第二个办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看起来也很是荒唐,但还是有一些作用的,大宋其实也已经在做,不过还得继续。

铜的产量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提高什么程度,但为减少铜的使用量,只能选择在铜钱铸造中适当增加铁、铅、锡的含量,以牺牲铜钱质量的方法增铸铜钱,掺了加的铜钱还是铜钱,不影响流通就行。

这个以次充好的方法再后来已经得到证明,一开始似乎有一定作用,但也就是暂时缓解。

第三个方法就是继续发行纸币“交子”,虽然容易贬值,但是便于携带,但纸币天生有缺陷,加上可能被仿造之类,所以得成立相应的机构来规范管辖。

第四是加大铜钱外流的治理,尤其是东南沿海一带,贸易尽量以铁钱为主,反正大宋的海外贸易顺差很大,丝绸瓷器茶叶这些都是抢手货,只要在海关方面采取对策,就能解决。

对于周边那些穷b国家,大宋出品必属精品,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刚需。

最后就是要加大对民间毁钱行为的打击力度,这个方法其实之前已经有过实施,但效果并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