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九十六章 这是点金术吗(1 / 4)

作品:《大宋教书匠

钟粟要准备回去的时候,张潜为他准备好了胆水,当然不是液体。

天然的硫酸铜在华夏大地上产地较多,在张潜的老家大茅山有一条非常漂亮的马溪河,河床呈现出漂亮的蓝绿色,其实就是含有硫酸铜。

所以张潜可以说从小就接触到了铜矿,他后来写成《浸铜要略》后献给大宋朝廷,大宋的炼铜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岁收铜百万”。

最可惜的是这铜矿的开采还是稍稍有些麻烦,可不像铁石那样可以直接买到。

钟粟回来时还是有些小兴奋,有了这些铜矿石,用来制作构件不太现实,但用来搞一些装饰,完全没有问题。

而且铜这东西,在那时候就是一种很高贵的象征,那时候皇帝说赏金一百斤,当然指的不是黄金,其实就是铜。

跟铁相比,铜仍然是稀缺物资。

其实从货币的使用就能看出来,大宋虽然说非常富庶,但用来造铜钱的铜还是数量严重不足。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宋政府只好又发行了大量的铁钱来代替铜钱。

可惜这铁钱始终被人们小瞧,虽然有政府强力推行,民间还是不太喜欢。

而自己现在要把铜用在车上,简直有点暴殄天物,难免会被人骂成败家子的。

败家子就败家子,反正自己是以利益为目的的,只要有大把的钱赚,管他谁谁谁,爱说啥说啥。

再说,他的钱可是要用来发展大宋教育事业的,这个理由足够冠冕堂皇了,谁也没有能力反对。

坐在自己的顶配骡车上,钟粟内心充满了丝丝的满足,等回到登封,自己又要将另一番产业推向高潮。

回到登封的时候,韩百炼和顺子正带着两拨匠人抓紧赶制骡车。

看到钟粟后来,两人一起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