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八十五章 渤海郡王(1 / 2)

作品:《大宋教书匠

苏轼兄弟继续教科书式地喝断片,苏颂还是很有节制,在感觉尽兴之后果断选择了离开。

一场酒让苏家兄弟清醒了许多,能够用钟粟的办法逃过难关,已经是万幸之喜。

如果还想把这个作为加官进爵的依凭,还真有些不好意思,何况这里面文章太深。

就在兄弟两人感叹人生的时候,官家突然来报,渤海郡王尉迟宫铭来了。

两人非常吃惊,这个渤海郡王尉迟宫铭跟他们八竿子打不着,也仅仅听说有这一号人物,还从来都没见过面。

关于他的一些故事,苏家兄弟也知道的不多,据说他本姓高,是开国功臣高怀德的后代。

高怀德为赵匡胤的开国大将之一,算是赵匡胤的准拜把子兄弟。

他的虽然名声比不上石守信,但论起功劳,却也非常显赫。

加上他本来就出生将门,有拥戴赵匡胤的功劳,还帮拜把子大哥赵匡胤打败了李筠、李重进的叛乱。

大哥半推半就穿上了黄袍,然后又夺得了江山,高怀德被封为殿前副都点检。

挂掉后还追赠为中书令,追封渤海郡王。

当然,他能寿终正寝,一方面跟他主动放弃兵权有关系,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是赵匡胤的妹夫。

高怀德之后,他的子孙后代承袭封荫,过着低调而富有的生活,据说他的后代都擅长商贾,所以也就开始淡出了大宋官场。

也正因为低调从商,所以爵位也一直保留。

但到了后来,高怀德的家族却出了一个败家子,据说他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将铁器卖给了胡人。

这种事情可不是闹着玩的,几乎等同于叛国大罪。

这事情出来,爵位暂时弄丢了,后来经过调查,所谓的交易其实根本就没有成功,里面好像还牵涉到一些机密,算是叛国未遂。

但事情的影响实在太恶劣,大宋朝廷也很是纠结,过了一年多,爵位还是恢复了。

不过高家不知道是因为觉得耻辱,还是别的原因,居然改姓百里。

当时坊间有一种说法,那就是高家本来就是春秋时百里姓的一个分支,是真是假已经无从知晓。

这样一位长期隐遁的郡王来访,苏家兄弟自然非常意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谁知道他要干什么。\0

兄弟俩和尉迟宫铭见面。

只见尉迟宫铭虽然已经年过五旬,但目朗如星,身体强壮,龙行虎步。

头戴一副普通的进贤冠,身穿一件稍稍显旧的蒙衫,一件鱼袋若隐若现。

一眼看去,几乎看不出是一个商人,倒更显是一位致仕还乡的朝廷大员。

“兵部员外郎见过郡王。”苏家兄弟知道,不管怎么,不能失了礼数。

“苏氏一门,才名冠绝天下,今日小王能够见到,实属三生有幸。”

尉迟宫铭也是非常谦恭地还礼。

“东坡孤陋寡闻,只听闻百里家祖上战功彪炳,却从未谋面,真是惭愧至极。”

对于这样的功臣之后,苏东坡自然萌生出一重敬意,平时的荒诞滑稽暂时藏了起来。

“小王蒙祖上寸功,得以袭爵糊口,后因果种种,爵位算是勉强得保,实属惭愧。”

尉迟宫铭倒是毫不讳言自己家的黑历史,苏东坡反而有些不好意思,更不知道怎么接话,只是一个劲儿地劝他品茶。

尉迟宫铭确是一脸淡定,端起茶碗看看,表情立刻显得很是怪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