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牢二十四时辰(一)(1 / 3)

作品:《大宋教书匠

嵩阳分院。

钟粟和杨时在品尝着新出窖的酒。

“嗯!味道不错,比起上次的酒,这味道更好了。”杨时品味着,“我说钟先生,你怎么就会想到将这些土酒变成美酒呢?”

“也就是一时心血来潮而已,没什么大惊小怪的。”钟粟脸上挂着特有的招牌笑容。

杨时摇了摇头,微笑着继续品味着杯中酒。

对于这个年轻人,他觉得始终看不透。

其实别说他,就是他老师程颐照样看不透。

“对了,我最近听到一个消息,师傅尹川先生的上表有消息了。”杨时说道。

“是吗?我还以为也就说说而已,没想到尹川先生还真留心了,区区小事,至于上表嘛?”

钟粟淡然回答道,但还是有点意外。

“这怎么是区区小事呢?我大宋自太祖皇帝开国以来,一直重视为国抡才,此为国之大计。先生能够不惜资财,倾力相助,佟县令也处处为此提供便利,若不嘉奖一番,岂不寒了天下士子之心?”

杨时正襟危坐,一番慷慨陈词。

说完后觉得还不过瘾,又是一番大段的演说。

后来的内容钟粟觉得有些难度了,好像说到了许多猛人对人才重要性的论述,还引用了历代官家的许多言论。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论创办书院的重要性。

钟粟在内心马上想到了一句话:你说得好有道理啊,我居然无言以对。

不过这么说,恐怕会雷倒杨时的,“那你都听到什么消息了,说说吧。”

杨时也觉得自己好像说多了,这时才回过神来。

“当然是对佟县令和你的嘉奖,佟县令帮助办书院有功,有司酌情考虑升迁,先生你是草民之身,所以只能奖励三百贯。”

“这当今官家也太抠了,才区区三百贯,我钟粟像缺三百贯的人吗?”钟粟小声嘀咕着。

“钟先生刚才说什么?”杨时问道。

“哦,我是说当今官家果然仁义无双,连这点区区小事都记挂在心,小子惭愧惭愧。”钟粟随口便来。

“是啊,当今官家夙兴夜寐,匡治天下,也是一代有为明君啊。”

“是是是,有为明君,有为明君。”钟粟再三强调着。

两人接着继续闲谈,突然前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紧接着,前后院之间的门被粗暴地推开,一队衙役鱼贯而入,将杨时钟粟二人团团围住。

一个衙役头子气势汹汹地分开衙役走到钟粟跟前,“钟先生,县令大人有请。”脸上带着狞笑。

“钟先生好歹也是嵩阳分院山长,有这样请的吗?”杨时站起身子,愤然说道。

眼前的情况非常明朗,章县令这个做法,明显是不怀好意,很可能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