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教书匠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十九章 开馆典仪(1 / 5)

作品:《大宋教书匠

钟粟的蒙馆蒙童发展到了二十四个,年龄跨度从七八岁到十一二岁,而且这些孩子的学习进度并不相同。

最小的一批以小雷子为代表,《百家姓》都还没结束,但最大的一波孩子都已经开始学《千家诗》。

钟粟的办法简单粗暴,分为两个年级,低年级上午学习,下午自行温习,高年级恰恰相反。

在后世,人们总是认为那时的开蒙就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其实完全不是这个样子。

大宋的重视教育,但更多地带有扫盲性质,普及蒙馆教育才是关键。

先生不但要让对学习内容熟读成诵,同时还要学习习字,大点儿的还要练习对课和作文。

除了这些具体的学习内容外,塾师还得对学生进行道德修养教育和行为习惯教育。

后世的孩子,必须记姿心价值观要求,大宋的孩子也要了解一些时事和大宋的国策。

当然,不是说着二十四个孩子都会去参加科举,正常开科也要等四年,名额的数量还是比较少。

事实上这二十四个孩子,主要就是为了读点书能认识字就满足了,等完成开蒙,学业很可能就会终止。

钟粟也能想象到,一波学生感觉几年不见,也许哪一天就会出现在家中的田地里,跟没有读书的人一个样子。

这二十四个学生,要走科考路线的很可能不会超过两个,钟粟虽然不想累死累活地大搞应试教育,但还是准备让四个以上的学生参加大宋公务员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