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越坡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九百九十章 张辅遭忌(2 / 2)

作品:《明越坡

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二月,朱棣命张辅等商议北征粮运事宜。这也是张辅被从交趾召回之后,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这离他被从交趾召回,已是快六年了。

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七月,朱棣第四次北伐亲征,张辅随征。这是张辅被从交趾召回之后,第一次领兵出征,而且还只是随征。也就是说,相当于一个部将。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四月,朱棣第五次北伐亲征,张辅随征。同样还是随征。也就是在这次北征的过程之中,朱棣病逝。

同年,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命张辅掌中军都督府事务,进官太师。虽然官衔、职位、俸禄都提高了,但明朝的皇帝们再也没有给张辅独自领军、镇守一方的机会了。

第二年,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五月,张辅便开始担任《太宗实录》的监修。也就在这一年,明仁宗朱高炽病逝,明宣宗朱瞻基即位。

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汉王朱高煦造反,朱瞻基御驾亲征,张辅扈从。这扈从的意思,就是随从,连捞个部将领一支兵的机会都没有。

宣德十年(公元1436年)正月,明宣宗朱瞻基病逝,明英宗朱祁镇即位。七月,张辅担任《宣宗实录》的监修。看看,还是当监修,让一个战功赫赫的名将当监修,不知诸位是不是觉得有一种高射炮打蚊子的感觉。当然,并不是说这监修不重要,只是这本是该文臣做的事情,你让武将去做,未免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

再后来,就是宣德年间太监王振专权。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瓦剌太师也先入侵,王振唆使明英宗朱祁镇亲征,张辅随行。请注意,这次随行,那真是严格意义上的随行,不仅领不了一个兵,连参与军议的机会都没有。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大家应该都清楚了。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俘虏,明军几乎全军覆没,张辅也死于乱军之中。

从公元1416年至公元1449年,整整的三十三年,一代名将张辅就这样被浪费了军事才华。要知道公元1416年的时候,张辅才四十一岁呀!

从张辅的后半生,咱们不难看出,当你得不到领导信任的时候,你的才华都是狗屎。

闲话休叙,言归正传。郑和船队第五次下西洋期间,对于大明帝国来说,发生了两件大事。而这两件大事,都发生在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可以说,永乐十六年是永乐皇帝朱棣在位期间一个十分重要的年份。

第一件事,便是道衍和尚在北平庆寿寺去世了。

道衍和尚病重之时,永乐皇帝曾北巡北平。永乐皇帝此次北巡,一是去探探道衍和尚的病,另外也是十分关注这北平皇宫兴建得怎么样了。

永乐皇帝到了庆寿寺,少不了要给道衍和尚说一些宽心之言,让其安心养病。

当时,道衍和尚已是年满八十三、进八十四岁的人了。民间有句俗说话,叫做“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道衍和尚到了这个年纪,再看看自己的身体状况,知道是大限已至了。

因此,虽然朱棣是说了一大堆安慰之言,道衍和尚却在朱棣言毕之后,立即说道:“皇上,老臣恐怕是过不了这一关了。看不到皇上迁都北平,实是老臣今生最大之遗憾哪!”

道衍和尚这么一说,朱棣倒是有些动容。其实他从这次入庆寿寺看到道衍和尚的第一眼起,就感觉到道衍和尚恐怕是命不长久了。只是朱棣既然是来探病的,自然是要说些好听的话。他总不能一见道衍和尚的面,就握着他的手说,大师,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吧!

这一下,道衍和尚一开口,主动将话题挑明了,朱棣也没有什么好顾忌的了。

朱棣坐到了道衍和尚的病床之前,抓着道衍和尚的手,说道:“少师(朱棣称帝之后,曾册封道衍和尚为太子少师),如果您有什么要求,不妨都说出来吧!朕一定替您办到!”

道衍和尚艰难地摇了摇头,说道:“皇上待我恩重如山,我不愁吃、不愁喝的,别无他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