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越坡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九百一十四章 朵颜三卫(2 / 4)

作品:《明越坡

什么?得到朵颜三卫?如果真能如愿,估计朱棣做梦都能笑醒。

说到这里,咱们有必要介绍一下,这个朵颜三卫到底是个什么东东。

这事儿还得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说起。就在这一年,冯国胜、傅友德和蓝玉等人率领二十万大军绕道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境内)包围了北元纳哈楚军队驻地。纳哈楚被迫投降。至此,大兴安岭以东的蒙古诸部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他们只得归附明朝。

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明朝在大兴安岭以东这一广大地区设置了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当然,这三卫只是明朝对他们的叫法,蒙古人则称这三卫分别为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乌齐叶特部。

起初,翁牛特部,也就是泰宁卫实力最为强悍。没过两年,在明朝的扶持之下,兀良哈部实力迅速壮大,一跃成为三部之首。朵颜、泰宁和福余三卫便开始被人们简称为“朵颜三卫”,或被称为“兀良哈三卫”。

既然朵颜三卫是由投降明朝的蒙古人所组成,那他们的骑兵战斗力绝对在明军中是超一流的。毕竟别人从小就是在马背上长大的,蒙古地区的马匹也要比南方的马匹好。如果燕王能够得到这支军队,那绝对是如虎添翼。

朵颜三卫虽然战斗力强悍,但也有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忠诚问题。当年,这三个部落是由于被明军割断了与北元的联系,不得不归附明朝,但这帮人骨子里却是流着蒙古人的血。

这些年来,朵颜三卫常常有不轨之举。好在宁王朱权是个猛人,用了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一面对其军事施压,一面对其重金诱惑,算是基本控制了局面。

说得直白一点儿,这朵颜三卫就好比是明军中的国际雇佣军。战斗力那是没得说,但忠诚度是绝对不够,价值观更是无法统一。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儿,道衍和尚和马和才给燕王出了个主意,让其去打朵颜三卫的主意。

朱棣不明白的是,那朵颜三卫虽然忠诚度不够,但好歹是宁王的部属,天天跟着宁王打交道。自己却与这三卫的头目都不熟悉,即使自己带着重金前去,别人也不一定会跟着自己反水。

对于朱棣的这个担心,马和提起了一个人,这人便是营州中护卫指挥佥事刘才。昔日,朱棣曾与胡俨、刘才等人一起在朱升老爷子府上求学,对于马和替他拉拢这二人,虽然没有说什么,但似乎也没对他们作多大指望。

这一会儿,马和突然提起刘才,朱棣立即是来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