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越坡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八百五十九章 超级猥琐!(2 / 2)

作品:《明越坡

酒席散的时候,已近子时。陈元贵、郑有功等人坚持把我送到门外,才各自回家。好在大家都住得不远,特别是陈元贵的住处,与我的住处之间也就隔了一栋房子,这房子还是给沈大哥预备的。

瑾儿和宛枫自然是早已睡熟,这太好了,一年多没有得到我滋润的未了,终于可以久旱逢甘露了……(此处略去一千九百字)

第二天,与麻祖义办妥了预付银两的事项之后,陈元贵、郑有功等人带着我们一同去拜会了汪耀南。

汪耀南见了我,一面亲热地与我拉着家常,一面派人立即去禀报李国泰,说是关于龙头新港口运营方面的事情,咱们得坐在一起谈一谈了。

由于惦记得北上东瀛之事,麻祖义便说这龙头港口运营之事,他一个外人不便参与,正好他还有其他事情,就先告辞了。

中午在汪耀南那里吃了顿便饭,下午咱们就被李国泰请进了宫。先前咱们也交待过,李国泰虽然号称龙头邦国国王,其实也就相当于一个部落首领。他这王宫,其实应该叫王府更合适,府里有卫兵、有侍女、有杂役,可没有宫女、太监这一套。这样也好,咱们入了宫,也不用讲那么多规矩,倒也安逸。

众人一阵寒暄之后,很快进入了正题。

汪耀南先是大致介绍了一下咱们前期费用投入的情况。我和沈大哥先前一共投入了两百八十万两白银,其中我投入了一百二十万两,沈大哥投入了一百八十万两。另外,我还从应天拉了大批粮食、布匹等物资,折价约四十万两。

而咱们的港口到投入使用之前,共计花费了三百五十七万多两白银,这缺口部分自然是按照事先的约定,由李家和汪家补足了。

而咱们的港口自运营半年多来,每个月李家、汪家都会与陈元贵他们对账。共计赚取了过往商船的交易利润三十一万六千两,向三佛齐国上缴泊船税二十二万一千两,实际挣得净利润九万五千两。这其中的一半,四万七千五百两已划转到陈元贵他们账上。

按照众人估计,咱们的港口刚开始运营的时候,肯定利润会微薄一些。只要过个一两年,一切走上了正轨,每年挣个三十万两的净利润,应该不是问题。对于咱们来说,每年在这一块,就可以有十五万两的收入,维持这边的正常运转是绰绰有余了。

至于一些配套产业,李国泰、汪耀南他们目前肯定也是盈利不少。毕竟这酒楼、饭馆、船舶维修干起来容易得多。而咱们的戏园、青楼、赌场目前都还处于投入阶段,还没开始营利呢。

好在是先前刘聚大哥给了一笔不菲的黄金、白银,咱们的资金仍然充足得很。

在龙头待了个把月,我对港口的运营情况有了很详细的了解。针对运营之中出现的一些小问题,我与李国泰、汪耀南、陈元贵等人充分交换了意见。然后做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改进。

到了十月底,本来我还在考虑,是不是该返回大陈国了,差不多可以赶上那边过年。但贾海通、郑光成回来了,让我不得不暂时取消了回大陈国的想法。

要说贾海通、郑光成这趟收获还真是不小。不仅是请回了两名赌术精湛的赌客来咱们的赌场坐堂,还请回了一个唱梨园戏的戏班子。

说来也真是巧了,就在贾海通、郑光成到泉州不久,便通过汪耀南先前介绍的人打听到一个唱梨园戏的戏班子遇上了麻烦。据说是这个戏班子里唱生角的台柱子,与一大户人家的姨太太给勾搭上了。

嗨!这种破事儿,究竟谁对谁错,谁先勾搭的谁,咱真不好说。关键是这事儿被大户人家的家主给知道了。

好在这大户人家也是要面子的,不想让这点家丑外扬。要不然,直接把这唱生角的台柱子给抓来,与那姨太太一同沉猪笼就得了。

虽然这大户人家不想把事情搞大,但并不意味着就会放过这戏班子。戏班子的班主儿跪在那大户人家的家主面前,是苦苦求情。最终,那大户人家的家主发了个话,一千两银子,私了!戏班子从此滚出泉州!要是交不出一千两银子,就将那台柱子给阉了。戏班子同样必须滚出泉州!

一千两银子,对于一个戏班子来说,那可是天文数字。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这唱戏的可是最低贱的行当,与今天的明星们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至于收入,那与今天的明星比起来,差别就更大了。什么天价出场费,想都别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