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越坡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七百九十八章 定下连环计(2 / 2)

作品:《明越坡

这下一步,咱们故意派出运粮大军,从城西的陈元旦大营,向城南的杜子平大营移动。并且咱们还要做出疏于防范的假象,最好先让城内的乱军尝点儿小甜头。

两、三次之后,咱们再派出大量的运粮部队,仿佛是由于前几天乱军的抢劫,导致城南的大营出现粮草不济的情况。这个时候,城内必然派出更多的精锐出来抢夺粮草。

这一回,咱们见乱军来了,就护送着粮草迅速向西南方向逃跑。而此时的乱军见胜利就在眼前,绝对不会轻易放弃,一定会在后面穷追不舍。

当乱军精锐去追逐咱们的运粮大军之时,咱们的精锐部队则立即展开攻城行动。乱军虽然号称有五、六万之众,但真正有战斗能力的青壮年,不会超过四成。也就是说,此时定立城内虽然人不少,但有战斗力的暴民却很少。加上乱军兵器、军械匮乏,去城外抢夺粮草的精锐肯定会随身携带趁手的兵器,不难想像,此时城内的乱军几乎就是赤手空拳。

只要咱们能够组织起一阵猛烈的进攻,相信攻下定立城,并非什么难事。

等到城外的抢粮乱军明白过来,他们想回援都来不及了。等到他们回城之时,这定立城头,肯定是已经插上了大陈国的旗帜。

这个时候,咱们就可以对城下的乱军展开招降行动,毕竟他们大部分人的妻儿老小,都在咱们手中呢!

肃清了定立乱军之后,消息肯定会在咱们的大军进军先安之前到达先安。对于先安的暴民,咱们就可以以抚为主,最理想的情况就是直接招安了。

众人听了我这个方案,都是纷纷点头。不过杜子平倒是提出了一个疑问,那就是万一这股出城抢粮的乱军头领有些见识,见定立城已失,也不回援了,抢了咱们的大量粮草就向东南方向的先安挺进,去与先安的乱军汇合,那可如何是好?

杜子平这一问,众将也都用疑惑的目光看着我。

我笑着告诉大家,这头两次让乱军尝点甜头,咱们运的是真粮草。这第三次,咱们要诱敌深入的时候,怎么还会运真粮草呢?咱们将一些乱草、树叶之类的东西塞入麻袋,让乱军误以为这是粮草。另外,塞满乱草、树叶的麻袋肯定也比装满粮草的麻袋要轻不少,这样也利于咱们的运粮大军逃跑,更好地达到诱敌深入的目的。这帮乱军抢到的只是咱们留给他们乱草、树叶,没有军粮支撑他们进军先安、亲人又被咱们控制,似乎投降才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听我这么一说,众将是哈哈大笑,直呼妙哉!

众将一个个摩拳擦掌,都准备领受任务了,我让大家稍安勿躁。我再次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招安乱军呢?如何让这些暴民不是迫于性命之忧暂且投降,而是真心实意地归顺呢?

我这么一问,众将又是面面相觑了。要论打打杀杀,他们还能摆活一阵子,要真论如何让这些暴民从此真心归顺,他们倒是一点儿办法没有。

见众将实在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也是将自已的计划全盘托出。

首先,咱们得给这些投降的乱民饭吃,让他们不至于饿肚子。这粮食从哪里来?自然是要立即向升龙方面奏报,请皇上立即调动赈灾粮草。

第二,眼下正是春耕的时候,这些乱民咱们可以编为屯民,让他们替我们耕种,每年的收获上交一半,自已留一半,这样他们就有了饭吃,咱们也有了粮食。只要这些人都能填饱肚子了,他们也不会造反。

第三,那些投降的乱军之中的青壮年,如果愿意投军的,那正好可以扩充咱们军队的实力。

我这话还没说完,陈元旦又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屯田一般都是边境,或者是贫瘠之地,离这定立最近的屯田之地,也有七八百里。这些乱民都是定立附近的居民,让他们从此背井离乡,恐怕他们不愿意。

陈元旦这一说,众将也是一阵嘀咕,都说这事儿真是不好办。

我笑道:“谁说要让他们背井离乡了?让他们就在定立屯田不好么?”

我这一说,众将都惊道:“在定立屯田?定立哪有田给他们耕种?”

我笑道:“这定立的良田也不在少数,好些大户、地主都被这帮乱民给灭门了,他们的田地正好充公,从此纳入屯田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