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越坡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七百六十二章 推算国运(2 / 3)

作品:《明越坡

其二,他与汪广洋二人只封伯爵,也是向世人表示,更是向朱元璋表示,他们浙东集团的人并无太大野心。

其三,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刘伯温要以此来试探朱元璋。三十六天罡,“三十”和“六”排列起来,显得更加顺当,也就是六公三十侯更加合理。

而现在刘伯温故意整出这么一个“六公二十八侯二伯”的奇葩方案,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这个方案怎么看都有些不顺眼。

而以朱元璋之睿智,这么简单的问题怎么会看不出来?

如果朱元璋指出这个方案的不合理之处,主动提出要将刘伯温、汪广洋二人并入侯爵,那说明朱元璋还是真心感念刘伯温、汪广洋二人昔日的功劳。当然,就算朱元璋届时提出刘伯温、汪广洋二人应该并入侯爵,刘伯温肯定也得先“推辞”一番,然后再“谢主龙恩”。

假如朱元璋根本就不提这茬事儿,或者虽然提及,但刘伯温稍一“推辞”,朱元璋便没有下文了,那说明什么?

那说明朱元璋根本就不再信任刘伯温了,或者说他不再想让刘伯温占据高位了……

当刘伯温将这个“六公二十八侯二伯”的方案呈报给朱元璋之后,让刘伯温感到心寒的是,朱元璋没有任何表示,这让刘伯温早就精心准备好的一番“推辞”之言,根本就没有机会开口。

大封开国功臣盛典的那一天,刘伯温成了所有册封开国功臣的人员中最失落的那一个。但是,他还不得不强作欢颜……

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年底开始,也就是刘伯温被册封为诚意伯之后不久,刘伯温便开始隔三岔五地开始“生病”了。

在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年初,朱元璋与刘伯温的一次对话之中,刘伯温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王公大臣死后墓前石象生的安放问题上。

让刘伯温再次失望的是,朱元璋坚决表示,这个石象生的安放必须形成一项制度,什么级别的官员死后安放什么石象生,必须有统一的规定,由礼部尽快拿出详尽的方案。

如果有人擅自更改,或者不按统一的规定安放,一律按犯上越制论处……

听刘伯温说了这些,我也明白了刘伯温内心的苦衷。当初来应天,是怀揣着干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伟业的梦想而来的;现在,这一切已经实现了,或许落叶归根是最好的结局了……

我便问刘伯温,准备什么时候动身回老家青田。

刘伯温听我如此一问,只好摇了摇头告诉我,朱元璋只是答应让他辞官归乡,但并未答应让他就此回乡养老。朱元璋的说法是,刘伯温如今也算是功成名就,正所谓“富贵不归乡,如锦衣夜行”,朱元璋只是给刘伯温放了一年的假,让其回乡祭祭祖、会会友什么的。一年之后,还得回应天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