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越坡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七百四十一章 升龙告急(2 / 2)

作品:《明越坡

想到了这些,陈晓是十分爽快地答应了制蓬峨提出的第二个要求。

制蓬峨见陈晓十分爽快地答应了这两个要求,也是显得十分高兴。正所谓“妻不如妾,妾不如偷”,想想以后每年还可以与吴氏“亲密接触”,制蓬峨自然对陈晓也是多添了几分好感。

如此一来,双方在下一步如何进军升龙城的问题上,迅速达成了一致。

闰三月十六日,由四万八千占城精锐、两万海阳兵、八千海朋红兵组成的联军在海阳举行了盛大的誓师大会。誓师大会之后,联军立即朝西北方向进军,直取升龙城。

闰三月十七日,七万六千联军受到了阮其防的禁军以及临时拼凑的一些升龙城附近的地方武装的抵抗。

阮其防的禁军与这些临时拼凑的禁军总共不足两万人,在兵力上处于绝对劣势。好在是知道敌军要直取升龙城,在敌军到达之前,征用当地民力,临时搭设了一些简易防御工事。另外,制蓬峨与陈晓、杜子维联军的指挥协调上还是存在一些不畅之处。

正是充分利用了敌军为三股势力,协调不畅,且占城兵不熟悉地形的特点,阮其防指挥的部队在升龙城外一百里处的第一道防线,顶住了敌军两天的进攻。

第一道防线处的作战也算得上十分惨烈了。阮其防的禁军损失了三千余人,临时拼凑的地方武装损失了五千余人。好在是不断有勤王的兵力相继补充进来。

反观敌军这边,占城兵损失了近千人,海阳兵损失了三千余人,海朋红兵损失了一千余人。

从兵力损失来看,联军损失更少一些,阮其防的部队反而伤亡更重。不过,联军是死一个就少一个,可是没有继续补充的新生力量。

闰三月十八日夜,阮其防指挥着抵抗部队后撤了五十余里,这里是抵抗敌军入侵的第二道防线。当然,如果这道防线也被敌军突破了,那敌军将直抵升龙城下,陈叔明他们就只能依靠升龙城的城防工事来抵抗敌军了。

闰三月十九日一早,制蓬峨、陈晓、杜子维才发现对面的陈军已经偷偷撤走了。既然撤了,制蓬峨他们自然也不管这么多了,继续指挥大军朝着升龙城方向进军。

当日晚间,制蓬峨、陈晓、杜子维的联军抵达了阮其防布防的第二道防线。由于自己这边行军一整天,而对面的陈军是以逸待劳,制蓬峨、陈晓、杜子维只得命大军扎营,待来日再战。

闰三月二十日,制蓬峨、陈晓、杜子维的联军与阮其防指挥的陈军在升龙城外的第二道防线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闰三月二十一日,黄奉世也带着一万余清化、宁平、府里、南定、太平的援军抵达战场,加上还有北宁、北江、太原各地的勤王军队相继赶到,本已岌岌可危的第二道防线又有了继续坚守的资本。

虽然兵力上得到了一些补充,但许多防御工事在联军的强攻之下,受损严重,如果继续固守第二道防线,恐怕伤亡会更加惨重。

这日夜间,阮其防与黄奉世经过商议,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阮其防带着退回升龙城,另一路则由黄奉世率领清化、宁平、府里、南定、太平过来的一万余援军先向西南方向撤退,然后兜个圈子,直取陈晓的老巢海阳。

因为按照阮其防、黄奉世的估计,待阮其防率大军撤回升龙城之后,制蓬峨、陈晓、杜子维的联军必然尾随到升龙城下。此时,黄奉世则率军去端掉陈晓在海阳的老巢,这绝对对敌军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说不定,敌军惊闻海阳遭袭,会立即分兵回援,这样,咱们守住升龙城的希望又多了几分。

至此,升龙城外第二道防线的攻防作战结束。这一战,阮其防的禁军再度损失了两千余人,其他各地的军队损失了六千余人。待得阮其防撤回升龙城内,只剩下禁军五千人,各地地方军一万三千余人了。

而制蓬峨、陈晓、杜子维的联军损失也不小,占城军损失了两千余人,海阳军损失了四千余人,海朋红军损失了一千余人。待得联军抵达升龙城下之时,总兵力还剩下约六万三千余人,其中占城兵四万五千人,海阳兵近一万三千人,海朋红兵五千五百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