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越坡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七百零九章 杨汪反目(2 / 3)

作品:《明越坡

杨宪是检校出身,行事风格一向泼辣。相比之下,汪广洋的处事风格就要温柔许多了。对于汪广洋在对待李善长一事上和稀泥的态度,杨宪十分不满。

对于汪广洋私自截留杨宪上奏给朱元璋的举报材料,杨宪异常恼怒。他曾私下质问汪广洋,为什么要截留他的上报材料。

面对杨宪的质问,汪广洋早有准备。他再三劝诫杨宪,这些捕风捉影的材料还是尽量少递上去为妙,免得打不着狐狸却惹得一身骚。

对于汪广洋的好言相劝,杨宪哪里听得进去。他甚至扬言,汪广洋要是再敢截留他的材料,可别怪他翻脸无情。

对于杨宪的威胁言论,汪广洋并没有当一回事,毕竟二人同为浙东集团的领军人物,私交一直不错。杨宪的那个臭脾气,汪广洋也是十分了解的。

但这一回,汪广洋还真是失算了,他没有想到杨宪真的会对他下手。

就在汪广洋仍旧大量截留掉杨宪的一些告发李善长的材料之后,杨宪终于是准备对汪广洋下手了。

杨宪经过反复权衡,决定要先扳倒汪广洋。这样一来,他就很有可能升任左相。

虽然要论资历、要论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杨宪自知是比不过刘伯温的。但刘伯温曾私下告之过杨宪,朱元璋当初的确是希望他出任左相,但被他坚决回绝了。

杨宪相信,刘伯温之前不愿意就任左相,那么汪广洋倒了之后,他肯定还是不愿意就任左相的。只要刘伯温不抢这个左相的位置,放眼天下,似乎已经没有人能跟他杨宪抢了。

杨宪认为,只要自己升任了左相,那离扳倒李善长就又更进了一步。要说汪广洋从早年间朱元璋率军渡江夺取采石矶开始,就一直跟随朱元璋,为官还算比较清廉,那找个什么理由告发他呢?

由于杨宪与汪广洋私交不错,对于汪广洋的情况也算比较了解。很快,杨宪就想好了一个主意。

他先是授意御史台的两名与自己私交甚好的御史前往扬州、泰州一带公干。明初,沿用前朝旧制,御史台仍然存在,只是后来才撤销了这个机构,改为都察院。

当时,刘伯温身为御史台的长官御史中丞,有两名御史前往扬州、泰州一带肯定是要经过他批准的。

不过,杨宪这时利用了自己与刘伯温的私交,事先跟刘伯温打了个招呼,说是有人告发扬州、泰州军营有人吃空饷,他想让两名御史协助中书省的官员前往帮助调查核实。

对于这种协助办案的事情,御史台也不是第一次碰到,而是常有的事儿。再加上又是杨宪亲自来打过招呼的,刘伯温哪会放在心上。

就这样,御史台有两名御史前往扬州。不过,这两名御史可没有前往什么扬州、泰州军营,而是直奔汪广洋的老家高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