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越坡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百七十七章 归隐之约(2 / 2)

作品:《明越坡

听常遇春这口气,他是愿意归隐的,那是再好不过了。我立即趁热找铁道:“要说金银财宝,这些年来我和沈大哥、刘聚大哥一起是挣下不了,别说咱们这一辈子,估计到咱们孙子那一辈儿都花不完。因此,这钱的事儿你不用操心。关键是你得告诉我,你打算归隐去哪里,这样我才好替你谋划。”

常遇春没想到我一说就动了真格儿了,立即惊道:“现在就谋划?那也太早了吧?”

我笑道:“咱们马上就要渡过黄河了。按照皇上的战略部署,很快就要攻克大都了。现在不谋划,还等什么时候?”

我这么一说,常遇春是更急了,他说道:“三弟,你,你的意思是攻克大都后,咱们就归隐?”

我笑道:“那不然呢?”

常遇春想了想说道:“假如攻克大都时,能擒获元顺帝,或者是杀了他,咱就归隐。倘若让他给跑了,那恐怕不行。”

我依稀记得元顺帝并没有在明军攻克大都时被擒或被杀呀!毕竟人都是活物嘛,长着两条腿,谁不会跑路?何况还是当皇帝的,想想自己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又有几个皇帝会舍得扔下这一切,在别人攻过来的时候不跑路呢?

那按常遇春刚才说话这意思,元顺帝不死,他就不打算归隐啦?

于是,我立即提出了一旦他们逼近大都,元顺帝可能早就开溜的情况。而且这元朝本来就发源于北方广漠的草原,他们真要退了回去,咱们是很难追击他们的。

听我这么一说,常遇春点了点头。思考片刻,他说道:“要不这样吧!假如元帝北逃,只要咱们歼了元军主力,攻克了大都和上都,咱们就一起归隐吧!”

常遇春这么一说,我觉得倒是能够接受。上都和大都是元朝在中原立国的两大重要标志,如果这两个地方都守不住了,那说明元军的主力也基本消耗得差不多了。而以徐达、常遇春的能力,攻克大都和上都,绝对在两年之内就能搞定。

于是,我突然伸出手去握住了常二哥的手,说道:“二哥,咱就一言为定!克大都、上都之日,就是你返回应天,咱们一同归隐之时。”

常二哥也紧握着我的手说:“一言为定!”

见常二哥答应了,我连忙问道:“那二哥打算归隐后去哪里?”

对于这个事儿,常遇春肯定是从来就没想过。他只好笑了笑说道:“天下之大,何处不可容生?三弟你去哪儿,我就去哪儿。一切就由三弟安排啦!”

听常二哥这么一说,我就放心了。不过这归隐之地,我也没有想好。但大致还是确定了几个地方。

这第一个地方,自然就是锥子山。但是这个地方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咱们锥子山出来的人太多了,那个地方已经不再是秘密了,可能难以摆脱世俗的干扰。

第二个地方,便是苏州。沈大哥在苏州,日子也过得滋润,况且苏州的交通便利、物产丰富,住在苏州肯定是比锥子山要舒适许多。

第三个地方,便是松江府,也就是后世有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当然,当时的松江府并不繁华,甚至有点穷乡僻壤的味道。但是,松江府有一个大大的好处就是临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想想就心里美丽。另外,这临海之地,水路交通发达,想搭乘个远洋商船,去旅旅行什么的,也是一件美事。

当然,这三个地方,只是我初步的设想。这事儿我还得征求一下沈大哥和刘聚大哥的意见,毕竟前两个地方,都是在他们的地盘儿上。

既然跟常二哥谈妥了日后归隐之事,接下来,我的任务就是常伴常二哥左右,一是为其北代出谋划策,另外也是时刻保护他的安全。

当然,要说由我保护他的安全,那纯属扯犊子,常二哥一只手都能将我收拾得服服帖帖。我其实就是充当一个暗中第三者的角色,防止有人对常二哥暗中使坏。毕竟这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嘛!

五月,徐达、常遇春的大军在汴梁北渡黄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卫辉。

与此同时,傅友德率大军在济南北渡黄河,兵锋直指东昌。

五月底,徐达、常遇春的部队攻下磁县。不过,在进攻磁县的战斗中,徐达、常遇春的部队第一次真正感受到蒙古铁骑的威力。

攻击磁县之前的战斗,大多是攻城战,或者是元军利用水流、山川等地形优势,与元军展开的攻防战。

在这种攻防作战中,地形的优势成为一个主要因素,防守的元军一方就是如何最大化地形的优势,增加明军进攻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