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越坡 / 章节正文阅读

第六百二十一章 拥兵自重(2 / 2)

作品:《明越坡

当然,王保保也不可能硬生生地拒绝奇皇后和皇太子,毕竟他们是自己的战略合作伙伴嘛!王保保只是告诉他们二人,这事儿事关重大,他得仔细琢磨。

对于王保保的这个答复,奇皇后和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基本还是很满意的。因为他们相信,有右丞相这个官位的巨大诱惑,王保保一定不会拒绝的。

九月初,奇皇后和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在王保保大军的护送下,离元大都只有约三十里了。就在奇皇后和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认为王保保即将率大军入城,帮助他们逼迫元顺帝禅位之时,王保保自编自演的一出好戏上演了。

就在此时,王保保忽然收到多封紧急军报,说是南边的农民起义军分三路北上,目标直指信阳、颖州(今安徽阜阳)、峄州(今山东枣庄)三地。

接到三地告急的紧急军情,王保保迅速命令大军南返去抗击农民起义军。大军掉头开拨之后,王保保立即去请示奇皇后和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他将与大军一道南返。眼下离大都已经很近了,他就不继续护送二位了。

奇皇后和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一时也无法分辨消息的真假,眼看着好事就要成了,忽然出了这么个意外,二人当然是十分不爽。

大军已经南返了,眼下去追回来也不现实,而且也没有道理。但是奇皇后和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不想就此放王保保南归,他们坚称要王保保送他们入城,并请示元顺帝好好犒赏他。

想想大军已经南返了,即使自己入了元大都,也没有兵力去帮助奇皇后和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发动政变了,王保保就答应了送他们二人入元大都的请求。

入朝之后,元顺帝封王保保为左丞相。虽然王保保得以加官进爵,但他在大都过得并不开心,因为奇皇后和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在不久之后便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农民起义军根本就没有任何北上的举动。

自此,奇皇后和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开始怨恨上王保保了。

本来,在皇权的争斗中,王保保是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一派的。虽然元顺帝封王保保当了左丞相,但拥护元顺帝的朝中势力并不待见王保保,毕竟大家是敌对的双方嘛!

而由于奇皇后和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的怨恨,拥护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的势力现在也不待见王保保了。就这样,王保保落得了一个里外不是人的局面。

到了十月,王保保多次请求元顺帝,让他回河南。因为朱元璋的势力越来越强大了,必须迅速将其打压下去。

元顺帝虽然不是一个好皇帝,但他并不是傻子,相反他精明得很。不久,他也知道了王保保在入大都之前,将大军遣返的真实内幕。元顺帝认为,既然奇皇后和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恨上了王保保,那我就得支持一下王保保。

就这样,元顺帝不仅答应了王保保的请求,还封他为河南王,让其迅速南归,统领兵马肃清江淮。

当王保保回到河南之后,发现朱元璋早已有了应对,想攻取朱元璋的地盘儿已是非常困难了。

关键是现在他夹在元顺帝与皇太子之间非常难受,眼下自己能加官进爵得益于自己手中有强大的兵力保证。如果自己跟起义军拼命,把老本儿赔得差不多了,估计元顺帝和皇太子都会想法子收拾自己了。

也就是说,眼下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拥兵自重,保存实力。如果能够再兼并一些其他地方势力,那是再好不过了。

正是基于这些考虑,尽管元顺帝多次派人来催促王保保与朱元璋开干,但王保保总是雷声大、雨点儿小。

为了达到不断兼并其他地方武装的目的,王保保将主意打到了关中。

当时的关中有李思齐、张良弼、孔兴、脱列伯四支地方武装力量。王保保便拿出自己左丞相、河南王的身份,说是奉皇上之命肃清江淮,要求这四支地方武装立即开赴到河南来,配合他作战。

既然王保保经过对天下局势的分析,有了拥兵自重之心,那这关中四人肯定也能相通这番道理。王保保借着肃清江淮的口号,企图吞并他们的兵力,他们自然是不会干的。

虽然这四人的实力无论是那一个,都比王保保差很多,但是他们四人联合起来,又占了地利的优势,王保保一时也拿他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