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越坡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五百二十九章 厚黑王者(2 / 3)

作品:《明越坡

从人员的构成上,赞成救援安丰的以常遇春和朱升老爷子为首,再加上沐英等几个不怕死的年轻人。

赞成按兵不动的,阵容可就豪华得多了。文以李善长、刘伯温为首,武以徐达、康茂才等人为首。

常遇春为什么要赞成救援安丰呢?作为一名精于战事的将领,他明明知道救援安丰,洪都就危险了。但是,正是因为我带着近六十人的特战分队去了洪都。常遇春坚信,我们会帮助朱文正守住洪都的。

当然,常遇春还临场发挥了一下他的军事才能。他告诉众人,一旦安丰失守,元军主力必然南下,滁州、和州就危险了。一旦滁州、和州失守,那应天……

朱升老爷子为什么赞成救援安丰呢?因为他也坚信有他女婿的襄助,朱文正肯定能够守住洪都。而且常遇春是他女婿的结拜兄弟,他好歹也得帮着常遇春说几句话。

但以李善长、刘伯温、徐达为首的豪华阵容直接指出,陈友谅眼下按兵不动就是等着我们救援安丰。一旦我们出兵,洪都怎么能顶得住陈友谅的大军?

洪都一失,那应天……

李善长、刘伯温、徐达他们的担心,朱元璋肯定是早就想到了的。从战略战术上来讲,李善长、刘伯温、徐达他们意见似乎是更为合理。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战争其实就是政治的延续。对于很多战争的分析,我们不能单单从兵对兵、将对将的单纯军事作战上来考虑。战争是一个多方面综合博弈的结果。

这一次,朱元璋决定站在以李善长、刘伯温、徐达为首的多数派的对面。就跟上次应天保卫战一样,朱元璋要力排众议了。

只不过,上次帮朱元璋的应天坚守战开了头炮的是刘伯温,这一次成了常遇春而已。这一回,再次验证了几百年后的那句名言: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朱元璋告诉众将,他意已决,各将领迅速整顿兵马。由他亲自挂帅,三月初一,出兵安丰。

对于朱元璋这个近乎“疯狂”的决定,以李善长、刘伯温、徐达为首众人,齐齐跪下苦谏。

但朱元璋就是朱元璋,在关键的时刻,他是一个顽固地坚持自己主张的人。

苦谏无效。李善长退下了,他默默地为朱元璋此次救援安丰准备后勤供给去了;徐达退下了,他默默地回到军营整军备战去了……

众人都退下了,唯有刘伯温长跪不起……

朱元璋知道这刘伯温也有几分倔犟,便走到刘伯温身边,扯起他的衣袖说道:“刘大人,起来吧!”

刘伯温的倔劲儿真的上来了,他回道:“吴国公大人不收回成命,我就不起来……”

面对这个像个孩子似的刘伯温,朱元璋笑了。朱元璋双手去拉刘伯温的臂膀,边拉边说道:“起来吧!起来再说!你要不起来,我可走啦,不听你说啦!”

就这样,刘伯温在半推半就之下,从地上起来了,被朱元璋按在了椅子上坐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