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越坡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三百零四章 改良火枪(2 / 2)

作品:《明越坡

吴成照和张天赐听我这么说,也是十分兴奋。

唐世超和周定成听我说要带走这支火枪也是格外高兴,毕竟这是他们两个好长时间的研制成果,我直接说要这个东西,这就是对他们这项工作的最大的肯定。

唐世超说他去放木板,于是提着木板就走了。

我和吴成照、张天赐两个刚在一旁听唐耀祖讲解该如何装填弹药。

首先,每次装填的量必须合适。多了不好压实,少了到时候药量不足。

其次,每次用细木棍压火药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动作频率不能过快,否则按照摩擦生热的原理就容易引燃火药。

最后,装铅弹的时候也要慢些,装进去之后,也要压紧。

唐耀祖着重强调,装药之前千万不要忘记在撞针口塞上木楔子,否则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另外,唐耀祖还告诉我们,装弹药的时候一定不要碰枪管,防止烫伤,当然第一次装填弹药是无所谓的。

我们三人看唐耀祖装好弹药之后,唐世超也已经将靶子放好回来了。

这次足有七十米的距离了,我还是继续采取卧姿射击的方式,瞄准、射击,木板再次被打倒。

吴成照兴奋地跑去取木板,我们则在原地交流经验。

很快,吴成照将木板提了回来,举给大家看。

这次跟上次一样,铅弹仍然是穿板而过,只不过弹着点比上次低。上次几乎是在木板的中心,这次至少下移了二十公分。

看样子,五十米以内射击精度是有保证的,五十米开外随着距离的拉长,地心引力的作用就开始凸显了。

学过物理的人应该都不难理解,当你做平抛运动的时候,只要初速度够大,刚开始那段移动距离几乎可以看成是水平直线运动。但到了一定距离后,就会变成典型的抛物线运动。

在现代枪械中,是用表尺来解决这个问题。不同的射击距离就使用不同的表尺,用以调整缺口的高度,确保子弹在射出枪膛后做抛物线运动之时,能准备击中目标。

但在当时,我们是没办法制作这么精巧的部件了。

我略作了番思索,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加大火药装填量。

只要火药用量加大了,给子弹提供的初速度就更大了,子弹就能更远地保持刚开始那种几乎可以视为水平直线运动的距离。

我把这套理论说了出来,大家都没听懂。包括唐家父子在内,都显得比较茫然。

当然,这不能怪他们。他们那个年代是鄙视科学的,哪知道什么物理呀!

为了帮助他们理解这个问题。我让吴成照把靶子放回去,比刚才这次还远个二十步左右。

这次,我自己亲自装填弹药。按照唐耀祖教的方法,我先装了三回火药。装完之后,我没有装铅弹,而是继续又装了两回火药,然后才装上铅弹。

唐耀祖吃惊地看着我,问我,这样到底行不行哦。

我表示没问题,这枪管是陨铁制造,强度高、硬度大。

我装好弹药,吴成照也回来了。

我继续采取卧姿开始瞄准,大家也都安静了,就等着看我这次的射击结果。

这次的距离比上次又远了十多米,估计都九十米左右了。

“嘭”的一声,木板再次应声倒地,吴成照也是飞奔出去取靶子。

我则把枪交给张天赐,静待吴成照把靶子取回来,看是个什么结果。

不大一会儿,吴成照举着靶子回来给我们看。

这次的弹着点与第一次非常接近,同样还是乒乓球大小的洞。

这也就充分印证了我刚才给他们讲的那套理论,只要加大火药用量,给子弹提供更大的初速度,是能够更好地保证射击精度的。

唐家父子与周定成也都是在原地仔细揣摩着我的话,许久,都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这时,我就在现场教吴成照和张天赐一些射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说待会儿让他们两个一人打两枪,体验体验。

这两个小伙子听说他们也有机会打枪,兴奋得是手舞足蹈的。

在我讲解的过程中,唐耀祖也听得十分认真,时不时还问我几个问题。比如什么叫做“有意识瞄准,无意识击发”。

对于这些专业性问题,我可得好好跟他们解释解释。我告诉他们,当我们准备瞄准、射击目标的时候,我们首先是要确保准星、缺口、目标三点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