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越坡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一百三十七章 私盐生意(2 / 4)

作品:《明越坡

于是,我问那方老板:“假如我有货源,一两银子五斤盐,你每个月要多少货?”

方老板惊讶地看着我,问道:

“你真的有货?

我们找私盐贩子进货是一两银子五斤盐,也就是二钱银子一斤盐,但在黑市上交易,一般都是三钱银子,甚至四钱银子一斤盐。

那可是有大赚头啊,四当家,你有多少货?

每个月只要不超过两万斤,我都要了。

即使多于两万斤,我也要,这周边几县也早就是食盐供应吃紧的很。”

嘿嘿,好家伙,本来我打算每月销一万斤,这下他要两万斤。那行,只要他要,我就供应。

我可不必象官方那样,还给他限量限价,只要他卖得出去,反正我大哥那边盐多的是。

只要我这边供应量能够跟得上,也就不怕他在黑市上抬高盐价。毕竟盐也不能当饭吃,每个人每个月只能吃得了那么多一点儿。

我当即站起身,对那方老板道:“好!成交,以后每个月,我就给你拉两万斤盐过来。”

那方老板见我这么说,也是当即站了起来,显得是异常兴奋。

我们双方又彼此说了些亲热的话,我和柳怀镜就起身告辞了。

出了盐号的门,我就准备去西门看看刘三狗子搬运物资的情况,柳怀镜则去其他七家催收物资。

不到中午,我就回到了达鲁花赤府,正好常遇春也在。

我们一边吃饭,一边谈事情。

我是想起了上次在锥子山上那两个不肯降的汉人士兵,想就这件事跟常遇春谈谈。

我的意思是,我们新招募的兵员中,如果家眷在定远城和周边的,尽量动员他们把家眷都迁到锥子山去,那样一旦打起仗来,也解了这些兵士的后顾之忧。

此次,我们在定远城也得了不少物资,加上以后的私盐生意,养活这些人还是不成问题的。

我这方案说出来之后,常遇春也表示他早有此意。

他也准备近期回山,将这事儿跟刘聚、张思淑好好谈一谈,顺便主持一下祭奠师傅的仪式。毕竟天气越来越热了,那阿古达木的脑袋可不是个久放之物。

我想这样也好,让他先回去,看看张思淑的情况。等他从锥子山返回后,我就回锥子山去给她拆线。

就这些事宜,我们又谈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