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清和 / 章节正文阅读

清和_第410章(2 / 2)

作品:《清和

太宗,高宗,平王……余下赵王,年过古稀,仍执意出海,今上多次劝说也无济于事。

或许,赵王才活得最洒脱,最肆意,也最快乐。

白彦回没有离开,和杨铎一起留在灵堂,像是在悲伤,又像在缅怀。今天来送兴国公,明日,说不准就轮到自己。

勋贵武官,熟悉的,不熟悉的,逐一在堂前走过。

文官来的不多,却十足的有分量。

六部天官,三位阁臣,内阁首辅杨士奇亲书一篇悼文,不经他人之手,亲自送到灵前-焚-化。

“兴国公一走,人生将何等寂寞。”

同杨铎一样,杨士奇极少在人前失态。从永乐朝至今,纵观朝中大员,能同他一般历经三朝而屹立不摇,不能说没有,实是少之又少。

在文臣中,除了前户部尚书夏元吉,只有杨士奇“敢于”同孟清和真心相交。

现如今,永乐朝的武官逐渐凋零,只余英国公等寥寥数人。文官也多是新面孔,如杨士奇一般的老人已是凤毛麟角。

等到他们离开,永乐朝的辉煌,终将沉入历史,被后来者取代。

悼文在火舌中化为灰烬,杨士奇行礼,转身离开。

自他之后,来祭拜的文官渐渐增多。

不耐烦看这些人作态,白彦回起身离开,杨铎也没有再留。

临走之前,他松开手指,将荷包连同里面的木哨一起送进火盆。

今生已了,执念却未消。若求来生,以他所行,神佛可会眷顾?

迈出府门,一名锦衣卫指挥同知上前两步,在杨铎耳边低语几句。

“侯爷,您看?”

“老规矩。”

声音不见起伏,森寒之意却是沁入骨髓。

兴国公已殁,犹如灯灭,身后名如何,已力不可及。

但他还活着。

求不得,便护着。

活一天,就护一天,直到他死。

“侯爷,这两人可是史官,真弄去北镇抚司?”

杨铎不言,锦衣卫指挥使开口道:“照侯爷的意思办,圣上面前,本官自会分说。”

“是。”

次日,两名记录朝臣生平的史官被请到锦衣卫北镇抚司喝茶。

同月,言官多番上疏,弹劾锦衣卫跋扈。

天子一概不理,以杨士奇为首的阁臣更对此不置一言。

次数多了,朝臣逐渐开始明白,天子同内阁立场一致。说不得,锦衣卫抓人就是天子意思。往深处想,与其说天子放纵锦衣卫,不如说是护着兴国公。

思及兴国公和今上的师生情谊,之前蹦跶得最欢的言官已经汗流浃背,噤若寒蝉……

那之后,又过了多久,他又护了多久?

一年,还是两年?

时间太久,早记不得。

只记得,他死时,仍有执念,却已无遗憾。

收回思绪,下意识探手入怀,空空如也。

摊开掌心,合拢,再摊开,继而用力扣上窗面。凉意从指间沁入,冰冷的面容,忽然染上一丝笑意。

佛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放不下。

前生,他求不得,却仍存执念。

今生再求不得,或许,便能放下了吧?

即使仍放不下,两生已过,三生再来,又如何?

轻易放弃,何谈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