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塑千禧年代 / 章节正文阅读

613 重视(二合一)(3 / 3)

作品:《重塑千禧年代

“方总,听说冰芯在65nm制程上有实质性突破了?”安德森和方总很熟悉了,单刀直入的确认消息。

“昨天的事情,你们高通的消息也未免太灵通吧?”方卓笑问。

安德森先恭喜,后说道:“高通对潜在合作伙伴一直都很关注,冰芯的65nm试产是个很好的消息,事实上,我们上周还在和台记谈第三、第四季度的65nm产能订单。”

“现在,我认为,可以正式把冰芯也纳入谈论的范围了。”

他知道冰芯刚刚完成风险试产,良率不会高,但这就像一个学生从95分提到99分不容易,但从20分提到70分就简单多了。

而不管冰芯最终量产的良率是多少,只要有台记的价格在那里压着,它只会不得不拿出一个能竞争的价格,至于会不会亏损,那就不是高通关心的事了。

方卓心念一动,想到订单的事,问道:“台记给你们的晶圆价格是多少?”

“台记的是业内透明价。”安德森笑道。

台记对外的报价是一片晶圆5000美元。

方卓知道这个,但坚持问道:“给你们呢?”

“哈哈,方总,我不负责这一块,真的不清楚具体情况。”安德森哪能说这个,后续如果两边有一致意向,也得谈价格,这不能瞎公布。

方卓有点遗憾,说道:“v商那边呢?谈的怎么样?”

“还是没有太大的进展。”安德森也很苦恼,易科这边的关联企业都有制程突破,v商还是像个榆木疙瘩一样。

“挂了吧,我怕德仪误会。”方卓叹道。

安德森苦笑道:“就算v商不能合作,我们的芯片上也能有合作,就算芯片上不能合作,我们在65nm产能上也能有合作。”

65nm在国际上就是一线成熟工艺,台记和联电都还没推出40/45nm产能。

当然,冰芯能够量产的时候就不一定了,但高通的3g芯片必然是采取65nm,不可能直接无隙的上40/45nm。

“等我到硅谷吧,留给高通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方卓如此说道。

现在是3月份,易科手机要在6月份发布,时间相当紧迫。

安德森忍不住又是长吁短叹,但还是问了行程又安排第一时间的会面。

方卓能感觉出来,在冰芯即将拥有65nm量产能力的现在,高通方面的态度有了更多的变化。

……

冰芯突破,内地半导体行业为之喜悦,美国高通则考虑产能安排以及关联变化。

宝岛的台记同样很快听到了消息,极其震惊。

元宵节,晚上的十点半,台记召开了临时的会议。

第一个主题,冰芯是怎么做到的?

台记新掌门蔡厉行很不解:“冰芯是怎么发展这么快的?”

技术副总罗唯仁说道:“他们直接跳过了90nm,赌性很重啊,听说我们有些员工是到了那边,包括胡正明也加入了冰芯,领导技术团队。”

蔡厉行知道这事,微微摇头:“胡正明是很厉害,但他从我们这里离开的时候对65nm的研发不是十分清楚,这个速度……有些出奇的快。”

“会不会是中芯和冰芯进行了一部分的共同研发,冰芯后续毕竟有胡正明的团队,先走出了一步。”罗唯仁进行合理的猜测。

就像是特许半导体那四家组成研发联盟,内地就这两家,没准进行了合流。

蔡厉行缓缓点头,中芯应该距离65nm不远,这样的话,也有可能。

这时,董秘方淑桦忽然说道:“我们走了一位很有能力的梁孟淞,会不会是他给予了帮助?”

蔡厉行正好前两天才看过内部报告,说道:“梁孟淞现在在美国高校任职,又成立了一家设计公司,只去过内地一次,不过,有消息说,英特尔正在接触他。”

方淑桦想了想,也没提出异议,梁孟淞应该看不上之前的冰芯。

不管冰芯怎么做到的突破,现实如此,那只能接受。

第二个议题,台记需要给出什么应对措施?

从市场竞争来说,多了一家65nm正面竞争的产能。

从两地竞争来说,台记不愿那边的半导体崛起。

几位核心高层讨论,还是认为中芯和冰芯的秘密联合可能性比较大,暂时没法对冰芯有什么动作,那就仍旧对处于诉讼中的中芯加大力度。

联合研发,不管削弱哪一方,总归会元气大伤,拖慢进度。

/65/6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