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世祖 / 章节正文阅读

太宗篇终 一个时代的结束(4 / 4)

作品:《汉世祖

父子俩对视良久,沉默良久,最终,还是由刘旸率先开口,以一种怅然的语气道:“朕知道,这三年来,你受委屈了.”

这个秋夜,刘文涣在刘旸这儿待了很久,父子俩秉烛长谈,这是三年多年,父子俩第一敞开心扉聊天,也共同面对当初那件谁也不愿意提起的往事、丑事。

刘文涣的心结显然没那么容易打开,但在这个秋夜,他哭了不止一次,过去三十多年都没流过这多的眼泪。

就在翌日,刘旸下诏,封皇长子刘文涣为安南王,几乎将整个安南道封给他,同时赐予的,还有当年他率军夺取的真腊四州。至此,奠定了中南半岛上三王共食的格局。

北真腊那四州就不说,关键在于安南道,过去三年,在寇准的经营下,发展还是很不错的。显然,这是一项大方的分封,对于长子,刘旸还是很爱护的,这也几乎是刘旸皇帝生涯中唯一一次私心盖过公理。

淀山湖,地处苏、秀、上三地交界处,在冬季到来之前,由王玄真陪伴着,皇帝刘旸亲临此地。

伫立湖畔,任由湖风吹得白须飘扬,刘旸注视着湖水,默默地倾听着王玄真关于他当年开凿新塘,勾连三江一海的计划,并把当年对赵王刘昉的一番说辞输出给刘旸。

而对于此事,刘旸认可其态度与眼光的同时,也表示道,人的一生有穷尽,有些事情是做不完的,只能留给后人.

雍熙十三年的南巡,大概是刘旸出巡最长的一次,前前后后,在南方待了一年多,自江浙而下,经赣闽粤,从两湖北上还京,和世祖晚年一般,亲自用双脚丈量南国江山、无限风光。

同时,这也是刘旸人生最后一次出巡,回京之后不久,便卧病在榻。

雍熙十四年冬十月,大汉帝国第三任皇帝刘旸不无遗憾地走了,病逝于洛阳紫微城千秋殿,享年五十七岁,庙号太宗。

整个雍熙时代,在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度里,是一个堪称辉煌的时期。在世祖的基础上,由刘旸进行总设计,使大汉制度进一步完善健全,解决了一系列由世祖之政引发的各种政治军事、经济民生问题。

大汉的政治,也由雍熙王朝开始,政治趋于理性和谐,生产力持续提升,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稳定有序,文化灿烂繁荣.

刘旸走了,走得略显突然,但留下的,是一个趋于巅峰的中央帝国,一个创新于前代,充满活力的王朝。而经过整个雍熙时代的苦修内功、恢复发展,刘旸留下的家底,比起世祖驾崩时,还要雄厚得多。

而接收这笔家产的,毫无疑问,乃是19岁的太子刘文澎,在一干雍熙老臣的拥戴下,刘文澎继位于垂拱殿,大汉帝国再次迎来一位少年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