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3 / 5)

作品:《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周艳茹等人并不以为杵,文学界刚刚复苏,整个文坛众志成城,只要是好作品,即便不能在自己的期刊上发表,也会帮着四处找出路。

“‘陕军’确实是值得发展的一股文坛新军。”王朦看向方言,“没想到你那会儿还没入职,就已经在替《燕京文艺》考虑了。”

“我算是误打误撞。”

方言迎着众人的目光,谦虚了句。

“不过,‘陕军’虽然值得发展,我也认可陆遥和他这部小说的质量,但还是不能发表。”

王朦解释说《燕京文艺》当前的任务是做好旗手,在新的一年推动反思文学这股浪潮。

方言理解地点了下头。

就像概念专辑里的歌曲都要围绕一个主题,文学期刊有时候也是一样,《惊心动魄的一幕》,显然就不符合“反思”这个核定。

“我们不行,但是可以推给《当代》,或者《十月》试试。”王朦建议道。

“十月?”

方言知道《当代》,但没听过《十月》。

“你不知道也很正常,《十月》是77年底才创刊的,只有书号,刊号还没有批下来,所以只能在燕京范围内发行,而且是季刊。”

王朦说:“目前出了5期。”

“那投给《当代》呢?”

方言听到这话,立马排除了《十月》。

“这个自然最好,如果连《当代》都没办法发表的话,那就真的是不行了。”

王朦考虑再三:“稿子放我这里吧,这些天正好要去趟《当代》,我把这个转交给秦兆阳主编,他是编辑界的老前辈。”

“我代陆遥谢谢王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