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难道他真是个天才?(3 / 4)

作品:《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季秀英粗粗一看,脸色瞬间一变,越来越凝重,手上的筷子放下,也顾不得吃饭了。

《牧马人》,她也看过。

本来灰暗的结局,被方言巧妙地改成了父子之争,双方各自代表着东西方,一边是遍地黄金的美国,一边是一贫如洗的祖国,一边是物质和享乐,一边是精神和信仰,两种理念上的不同,最后因为骨肉亲情和故土感情,父子达成了和解。

甚至许灵均的父亲还被说服,要在华夏买块墓地,落叶归根。

而许灵均义正严词地拒绝了父亲,回到淳朴的祁连山,当起了乡村教师。

光明!

真的是太光明了!

特别是这一句,季秀英把目光落在最后一张稿纸上,就见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仿佛心有灵犀一般,王洁念了出来,然后看向正在吃粘在饭缸子的米粒的男人,迫不及待地问道:

“这诗是你写的?”

“不是,这是艾清艾老的诗。”

方言可不敢这么冒名顶替。

“给我看看。”

李悦作为诗歌组的组长,立马把头凑了过来,“诗名叫什么?记不记得整首诗歌?”

“《我爱这土地》。”

迎着他炙热的目光,方言清清嗓子,“假如我是一只鸟……”

“慢着,慢着,我要写下来。”

李悦扔下还剩一半饭菜的饭缸子,立刻抄起纸和笔,“你念,继续念。”

“咳咳,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方言道:“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王洁左看看,右看看,惊讶地发现季秀英、李悦、黄忠国三人眼眶微红,噙着眼泪。

“不愧是艾老,写的真好。”

李悦擦了擦眼角的泪花,“你的小说也很好,这首诗引用的恰到好处,恰到好处!”

“我也是碰巧看到了这首诗,真没想到能在这里派上用场。”